今天创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历史地理生物取消了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历史地理生物取消了吗
没有。
因为不久前北京市下发了新中考方案,将适用于今年八年级(初二)的学生。主要的改动是将历史、地理、
化学、生物学小四门挪出考试科目,不再计入中考总分,改为考查科目,分A、B、C、D四等,“成绩用于毕业,在升学中参考使用”。
在过去,初高中的升学考试(择优考试)与毕业考试(合格考试)是分开来的。前者就是大家熟知的中考、高考,每门科目的成绩计入总分,高中或大学根据总分排序从高到低录取;后者被称为会考,成绩及格(100分卷面考60分为及格),所有科目会考成绩合格,即取得初中或高中毕业证。过去的会考相当于现在的“学业水平考试”。
现在北京史地生化小四门改为按分赋等,实质上是把这小四门从中考的择优科目变成了会考性质的科目,所以才有“成绩用于毕业”之说。至于“在升学中参考使用”,是让高中自行决定使用与否,还是对两个考生在中考总分相同时进行取舍,比这小四门的等级谁更高一些,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说法。而仍计入中考总分的科目包括:道德与法治、语文、数学、外语、物理、体育与健康,总共为6门,其中道德与法治将改为开卷考试。
一些家长觉得这样改挺好的:需要中考的科目少了,孩子的课业负担也就减了。这种看法得两看:如果家长对自己的孩子升入好高中没有执念,那自然是对的;如果家长还是想让自己的孩子上名校,那在五五分流的大背景下,择优选拔仍是不可避免的,学生们会比拼剩下六门的总分。为了增加区分度,这六门中考科目的命题难度有可能会上升。
另一些家长则不同意,认为在科目多时,孩子如果有一两门科目怎么也学不好,是可以补救的,其他科目学得好就行了,但现在中考科目减少了四门,这种补救空间就没有了。
后者认为将小四门踢出中考,对资质一般的普娃不利。一位网友说,TA一个远房表妹,今年刚在北京参加完中考,数学才考了80多分,愣是靠小四门接近满分把总分拉上去,上了个市重点,但是现在这个文件一出,2025年之后,像她这样的孩子基本就没机会了。
这种看法其实是有道理的。像数学与物理这样的科目,就算学生把书本中的每一个定义、定理乃至每一页都背下来,如果不理解意义与内涵,也无济于事。说到底,这些科目考察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抽象思维)能力及模式(结构、规律)识别能力,这是一般智力(General Intelligence)的核心。如果这方面天赋不行,靠有经验的老师补课开小灶也未必有显著效果。
反之,史地生化小四门,历史被归为文科,地理、生物、化学被视为理科,但后者一般被视为“理科中的文科”,尤其是在初中阶段,这小四门主要考察的是学生的记诵,记忆力好或足够勤奋的学生有能力完美通关,拿到高分。考虑到中考、高考这样的择优选拔性考试,是对学子智力、能力的排序与遴选,那让物理、数学这样的科目留在中考范围内,而把小四门放到合格/达标考试范围内,是可以理解的。
北京在新中考方案的基本原则中写道:“培育学生科学精神,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选拔,更好发挥考试招生对提升国民素质、服务科教兴国战略的促进作用。”而让天赋超群且对探索真理有好奇心的学子能够脱颖而出,而不是被湮没在一堆没有区分度的高分之中,是对一个“合格”的择优选拔性考试的基本要求。
不过,也有值得商榷的。如从2025年开始,北京把体育继续纳入择优选拔性的中考,且分值从40分提高到70分。
2022年的北京体育中考改为合格考,达标即满分,是不错的尝试。因为运动天赋与智力天赋一样,主要是天生的。体校要选拔有运动天赋的人才,进行相关的择优选拔性考试是合适的;如果要升高中,也可以像小四门一样,进行合格/达标考试才是合适的,否则就会对“促进基础学科人才培养选拔”之目标构成显著的干扰。
最有运动天赋的与最有智力天赋的,这两种人重合度不会很高。两种择优选拔叠加一起,会导致:最有运动天赋及最有智力的人都很有可能去不了最好的高中,反而一类人会比较有优势:他们这两种天赋都不是最突出但结合得比较好,同时家境好,家长舍得投入,个人也愿意努力。把体育改为达标考试就可以解决这一问题。
不少媒体均报道过“健身房里的初中生”。家长给他们在健身房办卡,以每小时几百元的代价延请私教给他们一对一辅导,让他们争取尽可能高的体育中考分数。这已经有违体育强身健体的初衷了,且进入青春期正在发育的孩子进行超强度的过度训练,对身体健康是适得其反的,初中生因此出现膝盖磨损、运动损伤的案例比比皆是。
北京中考通常被视为一个风向标,其怎么改,对其他地方的中考改革或有影响。因此,大家关切、分析与议论多是正常的。怎么考又会决定怎么教与怎么学,考试与教学如何才能真正与初衷目标相匹配,值得不断的探索与反思。

四川2025年新高考选考科目要求公布,“文科生”不再有学医机会!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近日公布了2025年新高考“3+1+2”模式的选考科目要求,标志着四川省新高考改革正式启航。新高考模式下,考生需要在物理、历史两门科目中选择一门作为首选考试科目,在化学、生物、思想政治、地理四门科目中选择两门作为再选考试科目。这一改革旨在提升高考的科学性和公平性,引导学生根据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科目。选考科目要求分为四类:不提科目要求、只对首选科目提出要求、只对再选科目提出要求、对首选科目和再选科目均提出要求。对于选科,考生需要关注自己的学科优势、未来职业规划和高校专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选物理+化学的组合可报考的专业最多,是学霸的首选。历史组考生需注意,选历史意味着不能选择医学专业。在选科时,考生还需考虑赋分机制、排名因素以及个人兴趣、特长等因素,以制定出最适合自己的选科策略。新高考选科要求的公布为高中学子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有助于他们更好地规划高中生活和未来大学专业选择。
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什么时候开始实施?的相关内容。
山西2025年首届新高考。
山西新高考计划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纤培晌择1门。“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山西新高考政策计划2022年启动,2025年首届新高考,采取3+1+2高考模式,不分文理科。考生外语高考的总成绩为2次听力考试的最高原始成绩与笔试考试的原始成绩之和。其中,听力考试安排在高三毁锋上学期末进行,笔试安排在6月份国家统一高考期间进行。
“3”为全国统一高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每科满分均为150分,总分450分,各科均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
创造网
“1”由考生在物理、历史2门首选科目中选择1门,以原始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满分为100分。
“2”由考生在思想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学4门再选科目中选择2门,以等级分计入考生总成绩,每科满分均为100分。
新高考的优势:
1、保证教育的“公平”与“公正”。
2、取消了学生文理分科,增加中卜了学生的自主选择性从数学课程安排上看:学生自主选课科目的组合是可达二十多种,表面上看,学生的兴趣爱好是可以体现出来的。
3、英语考试有两个机会对一些理科生来说,作为父母的他们,常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当初如果我的英语不是没通过,或者再考一次,或许我就是985毕业了吧。尽管高考是一种相对公平的考试,但它却因“一考而终身不考”而受到许多人的指责。
以上就是创造网整理的历史地理生物取消了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