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创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了物理竞赛难吗?学了竞赛内容对高考有帮助吗?,希望能帮助到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物理竞赛难吗?学了竞赛内容对高考有帮助吗?
物理竞赛有一定难度。学了竞赛内容对高考有一定帮助。
物理竞赛初赛最简单的大题就可以秒杀任何高考压轴题,必须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最好评估一下自己是否有过人的资质和超人的精力,只有二者同时具备、才有可能去追逐那30多个省一等奖名额。
扩展资料
教育部将出台《关于进一步减少和规范高考加分项目和分值的意见》及《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规范高校自主招生试点工作意见》。2015年1月1日起,将取消奥赛等6项全国性鼓励类加分项目,只保留“烈士子女”等5类加分项目。
高中阶段获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高中阶段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全国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一、二等奖,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或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奖项以及高中阶段获省级优秀学生称号都没有加分了。
因此物理竞赛对高考录取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

辽宁省2021年高考人数
辽宁省约有16.9万名高考考生进入考场。
今年辽宁省高考考生19.1万人,除高职单招、随招等提前招生录取招生外,辽宁省参加统一高考人数约16.9万人。
一、具体情况
1,据悉,沈阳市考生39969人,比去年同期减少4158人。沈阳市共设13个试验场、55个常规试验场、1058个常规试验场、165个预隔离试验场。
创造网
2,大连市今年有25428名高考考生。大连市设有10个试验区,48个试验点。抚顺市新高考首批考生8964人。据悉,今年全国约有1078万考生参加高考。
二、模式
1,辽宁省采用的选科模式是“3+1+2",“3”依旧是数学、语文、英语三大主科,“1”是在历史和物理中任选其一,“2”是在化学、生物、地理、政治中任选其二。
2,普通类本科批采用的志愿填报模式是“专业(类)+院校”,最多可填报112个志愿,是目前所有采用“专业(类)+院校”填报模式的省市中,可填报数量最多的。
三、整体录取难度下降
1,2021年辽宁共有高考考生19.1万人,除高职单招、保送生等提前录取的学生外,辽宁省参加统一高考的人数约为16.9万人。同比2020年,辽宁省高考人数减少约2.7万人之多。
2,但从招生计划的数据上看,2021年辽宁省普通高校招生计划保持平稳趋势,没有明显的缩招迹象。所以今年对于辽宁考生来说,考大学的难度要比往年低一些。
四、高分人数多
1,2021年重庆、广东、福建、河北、湖南、江苏、辽宁、湖北8个省份实行高考改革,使用3+1+2新高考模式,3+1+2高考模式与以前大文大理的模式完全不同,作为第一波吃螃蟹的人,以上8省21届考生也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2,作为高考史上重大改变,“2021年8省新高考”也备受关注,8省的分数线和高分段考生也难免被拿出来比较。相对于其他省份,辽宁在此次高考中表现亮眼;
3,从人数上来看,高分考生中,历史类超600分以上的人数达2436人,物理类超600分以上人数达13094人,占总数的7.1%,位居8个“3+1+2”新高考省份里的第一名。
现在高考本科自主招生很火,很多高校都加入这个阵营,想问问自主招生的流程、手续、注意事项。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现在高考本科自主招生很火,很多高校都加入这个阵营,想问问自主招生的流程、手续、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
网上报名 寄申请材料 等待初审 通过初审的 参加理论考试 成绩过关的 参加面试
一般11月公布 自主招生简章,12月报名,通过初审的2月考试,成绩符合要求的3月参加面试。
2011年“华约”院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录取人数情况
2011年,
清华大学、上海交大、中科大、
南京大学、
浙江大学、西安交大、
中国人民大学这七所在自主选拔工作中展开合作,共同举办“高水平大学自主选拔学业能力测试”简称“AAA”测试,这七所院校组成的联盟俗称“华约”。
2011年,全国共有10万余名学生报考,6万余人获得初试资格。人数较多的考点:江苏南京考点6000人,杭州考点5700人,上海考点4300人,北京考点3700人,合肥考点3400人,西安考点3000人,武汉考点2900人,成都考点2700人,郑州考点2600人,济南考点2500人,长沙考点2100人,广州考点2100人。
联考测试科目:阅读与写作(测试时间3小时,满分200分),其中
中文阅读与写作占100分,英文阅读与写作以及中英文综合应用占100分。数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自然科学(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其中物理占70分,化学占30分。人文与社会(测试时间1.5小时,满分100分)历史占40分,政治和地理各占30分。
招录情况
清华大学 2011年,有超过1万名考生报名,5000人获得笔试资格,1000余人入围面试,与上年保持基本稳定,最终13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省份为:北京216人,江苏101,上海95人,浙江88人,湖北87人。
上海交大 2011年,有超过3万人报名其中上海近6000人,1.8万余人获得笔试资格,其中上海约4000人。最终有76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上海158人,北京69人,湖北60人。此外江浙沪自主 选拔录取改革试验计划共录取750余人,其中上海545人,江苏107人,浙江114人。
中国科技大 2011年,有超过1万人报名考生获得笔试资格,人数较去年增长50%以上,最终有31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湖北41人,安徽40人,江苏35人,北京:25人。
南京大学 2011年有2万余人报名,60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最终6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江苏293人),北京19人。
浙江大学 2011年有1.3万余人(其中浙江3000余人)报名,10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其中浙江150人。最终79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浙江128人,北京43人。
西安交大 2011年有1万余人报名,1200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70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河北165人,江苏103人,湖北87人,河南67人,辽宁56人。北京9人。
中国人大 2011年,有接近2万人报名,较去年增长100%,4500余人获得笔试资格,是上年的4倍,1400余人获得面试资格,最终有780余人获得自主选拔资格,其中人数较多的省份为:北京154人,辽宁77人,湖北59人,山东50人,河北50人。
由此可得出以下结论:
1.自主招生过关率保持在5%—8%左右。
2.很多院校学生报名人数不断增加,并且获得自主选拔资格的人数不断增加,这对裸分考试的学生来说挑战性越来越强。
高校自主招生评价标准的相似点
一、所在中学要求
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根据高校对中学的要求,可预估自己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每所中学的师资力量、办学条件还是相差较大的,因此,一个学生在哪一所学校求学,是省重点、地区重点,还是一般学校,一定程度决定外界对你的整体素质的评价。由于自主招生高校都是一本院校,因此参加这些高校自主招生的学生主要集中在省重点和地区重点中学。属于普通中学学生的机会不多,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
自主招生高校对学生所在中学的要求表现在两方面:一是有的学校实行学校推荐制或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目前这些学校只把推荐名额给一些好的中学;二是有的高校对申请者实行筛选,会对学校层次和学生成绩排名提出建议要求等。根据高校的这种要求,同学们也可评估自己参加自主招生获得自主招生资格的可能性。
二、学业成绩要求
在自主招生体系里,学习成绩很重要,不要误以为高校要招“偏才”和“怪才”
有同学问,自主招生还要看学习成绩吗?你们不是要“偏才”和“怪才”吗?这其实是一个误解。
高校在自主招生时,通常会要求学生提供中学平时成绩,包括高一、高二重要考试的成绩,不仅有绝对分数,还要有你在这个班级或者整个年级里的排名,因为这样的排名可以反映你的学习能力。
大学会以学生的排名来看他的学习能力是否达到学校的基本要求。比如,有的大学提出,申请者最好是市示范性高中的前50名,区重点的前20名,普通中学的前3名等。在学校审阅学生的材料时,会根据这所学校的总体情况和学生的成绩排名,考察学生的学业。比如,如果某所中学往年考进某大学的学生,学业成绩位列这所中校的前50%,那么,大学在筛选学生时,就可能会参照这一标准,成绩在这所中学50%左右者,入围这所大学的笔试的希望就很大。
三、竞赛获奖要求
竞赛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硬性竞赛,也可称为学科竞赛。很多高校的自主招生都向学生提出了五大类学科竞赛成绩的要求。所谓五大类学科竞赛,就是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科学、
生物科学的全国竞赛。这与教育部对保送生资格界定所要求的学科竞赛成绩一致,只是高校的要求相对低一些,比如获得全国三等奖以上或者省市的二、三等奖。
另一类是软性竞赛,也可称为非学科综合能力竞赛,比如创新大赛、创业大赛、才艺竞赛、辩论赛、演讲赛、技能大赛等。这些竞赛可以反映出一名同学的综合素质情况,也受到高校的重视。
四、推荐信和自荐信
推荐信不要写成“评语”,不要复印同一份自荐信”海投“,分析不同高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写出不一样的自荐信
自主招生的学校基本都要求申请者提供他人的推荐信,推荐人可以是学科教师、班主任、年级组长、中学校长,以及熟悉自己的大学教授、社会名流——如果有这样的人选的话。推荐信的一个重要作用是进一步反映你的综合素质。请他人写推荐信,要注意三点:
一是不能把推荐信写成“评语”。从小学起,每个学期老师都会给我们写评语,基本上是这样的格式:“该同学思想进步,团结同学,关心集体,助人为乐,为人朴实……”每个同学的评语大同小异。现在还有一些学校推行电子档案,老师甚至可以复制、粘贴一下就完成对一个学生的评价,最多在每个同学的各种能力、素质前,加上“比较”、“很”、“一般”等形容词。
二是要有个性。推荐信能不能发挥作用,就在于它有没有个性。2009年,
北京大学推出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获得推荐资格的39所中学推荐了将近100名优秀学生。“思想深邃,在人文学科上显示出独特的才华与人文精神”,“还开始了对
哲学、人生的探索与思考”,“气质优雅、外表阳光,是校园的一支百合花”……这些推荐语让大家摸不着头脑。有个性的推荐信,应针对大学的招生要求评价这个学生的优点与潜能,而不是空话、套话。
三是要客观真实。做到客观真实并不能为申请者加分,但做不到客观真实则必然导致学校评价减分。在自主招生面试时,面试老师会根据推荐信提供的信息提问。如果推荐者把你说得太完美,这无疑会提高面试老师对你的期望,而如果你在面试中的表现并不如推荐者所说的那么完美,得分很有可能偏低。
推荐信之外,有的高校还需要同学写一封自荐信,向学校推荐自己,这类似于大学生求职时的自荐信,主要说明自己为什么要报考这所学校,这所学校有什么吸引本人之处,本人有哪些能力、素质是与学校培养人才的目标相匹配的。
中学生的自荐信普遍存在三个问题:
一是自荐信没有个性,不知道自己究竟有怎样的兴趣,没有人生发展规划;
二是没有针对性,对不同的学校用同一封自荐信,这和大学毕业生求职时把简历复印100份海投一样,有的同学在自主招生期间,可能会选择参加多所学校的自主招生考试,但他们并没有认真分析这些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传统,而把这些学校当成一所学校来对待,不专门做相应准备;
三是将自荐信委托给父母或朋友写,以个人名义书写的自荐信成了他人的综合评定,没有个性不说,时间一长,自荐信写了什么也“背不出来”了。
以上就是创造网整理的物理竞赛难吗?学了竞赛内容对高考有帮助吗?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