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普高和重高升学率的极大差距?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创造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普高和重高升学率的极大差距?
对于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其实如果不进行对比,真的没有什么不一样。传授的知识都是中等教育的范围,孩子每天上学下学,同样有做不完的试卷,排得满满的课程……。可是每年高考结束之后,重点高中的录取率总能引起家长们的羡慕和向往。进入重点高中的名额更是成为了家长们花钱找关系也难拿到的奢侈品。那么普通高中比重点高中到底差在哪里呢?
1.教师资源
重点高中一般都是当地教育的最高水平,负责承担起当地的主要升学率。就凭这两点我们就不难想象重点高中的老师必定是集合了当地最优秀教师资源。不仅老师自身的学历高知识丰富,而且对学生的教育方式也是很有自己的一套办法,这是必须有多年的教学经验才能领悟出来的。因为老师的地位高,所以职责也大,不管是出于本心还是出于压力,重点高中的老师都会对学生的成绩十分上心,也不会放任任何一名学生不管。
2.竞争压力
在重点高中的学生几乎看到他们的所有时间都在学习,因为学习是一个大趋势,当所有学生都在向前奔跑的时候,即使你原地没动,也会被动的落后。想不被抛下只有加入他们跑得更快才行。而普通高中的学生成绩分层明显,成绩排在前面的学生容易自我满足,排在中间的学生会暗自欣慰,排在后面的学生则是根本就无所谓,一个没有竞争的环境,仅仅依靠老师和家长的自我紧张是无法让他们获得足够动力去学习的。
3.学习氛围
重点高中不仅老师优秀,学生也大多是很有潜质的。自制力和学习能力他们几乎全都具备,他们和老师的关系是相互配合,而非普通高中的老师压迫学生,学生反抗老师的剑拔弩张。这种区别的很大原因在于学生有没有自己的目标,重点高中的学生不仅有目标,而且还对这个目标的实现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对于学习他们是自愿的更是积极的,这样一个氛围让即使无心学习的学生也会羞愧的加入到学习当中。
高中的成绩直接决定了孩子的大学等级,而不同的大学等级也有着它不同的社会阶层,这是一个连锁反应,用一个重点高中去换得一个璀璨的人生,我想这是一个家长能给予孩子在学习上最大的帮助了。

全国历年高考录取率
全国历年高考录取率如下:
1952年报考人数为7.3万人,大学生人数为6.64万人,录取率为91%。1953年报考人数为9万人,大学生人数为7万人,录取率为77%。1954年申请人数为13.4万人,大学生人数为9.38万人,录取率为70%。
1955年报考人数17.7万人,在校大学生9.8万人,录取比例60%。1956年申请人数为35万,大学生人数为18.5万,录取比例为48%。1957年高中毕业生19.4万人,大学生10.6万人,录取率54.6%,报考人数25.2万人,录取率42%。
1958年高中毕业生21.9万人,大学生26.5万人,录取率121.0%。1959年高中毕业生30万人,大学生27.4万人,录取率91.3(%),报考人数33.3万人,录取率81(%)。1960年高中毕业生29万人,大学生32.3万人,录取率111.4%。
1961年高中毕业生37.9万人,大学生16.9万人,录取率44.6%,报考人数21.4万人,录取率80%%。1962年高中毕业生44.1万人,大学生10.7万人,录取率24.3%。

为什么每年都有10%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呀?
每年都有百分之十的人高考连大专都每年都有百分之十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因为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学专业第二个就是你每年都有10%的人高考,连大专都上不了,因为现在有两个选择,一是学专业,第二个就是上大学。现在大学非常难考,很多人就是不好好学习,根本上不去大学。
创造网以上就是创造网为大家带来的如何看待普高和重高升学率的极大差距?,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