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吉林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吉林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是学校重点建设的教学单位,始建于1958年,现有长春、四平两个校区
。
该学院在学科设置上十分丰富,
现有英语、商务英语、俄语、日语、德语、朝鲜语、西班牙语7个本科专业
。在学位授权方面,学院具有外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并建有多个学术型硕士点和专业学位授权点,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和亚非语言文学(朝鲜语方向)以及课程与教学论(英语和俄语方向)等6个学术型硕士点,以及教育硕士(学科英语)以及翻译硕士(英语、俄语)等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
学院以培养优秀的外语人才为宗旨
,注重语言技能、跨文化交际与师范教育的融合。在师资力量上,学院拥有一支教学水平和学术研究能力较强的师资队伍。目前,学院教职员工数量较多,其中教授、副教授、讲师等各级教师人数众多,博士及在读博士也占有一定比例,并聘有外籍教师,为学院的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
创造网
学院在校本科生和硕士研究生人数也较多
,且在教育教学、学术研究、国际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和进展。多年来,学院为全国各级各类学校及企事业单位输送了大批优秀的外语人才,成为吉林省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为吉林省乃至全国的外语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吉林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第四轮学科评估于2016年4月启动,按照“自愿申请、免费参评”原则,采用“客观评价与主观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估体系在前三轮的基础上进行诸多创新;评估数据以“公共数据和单位填报相结合”的方式获取;评估结果按“分档”方式呈现,具体方法是按“学科整体水平得分”的位次百分位,将前70%的学科分9档公布:
前2%(或前2名)为A+,2%~5%为A(不含2%,下同),5%~10%为A-,10%~20%为B+,20%~30%为B,30%~40%为B-,40%~50%为C+,50%~60%为C,60%~70%为C-。
吉林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哲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2
教育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3
中国语言文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4
数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5
物理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6
化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7
外国语言文学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8
中国史
10203
吉林师范大学
C-
吉林师范大学简介:
吉林师范大学是吉林省重点大学。学校始建于1958年,经过6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形成了融本科生、研究生、留学生和继续教育学生为一体,以教师教育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体系。
学校建有四平、长春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校园环境舒适,基础设施完备,功能配套齐全。现有19个学院,1个教学部,46个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207个实验室。学校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81亿元,固定资产总值17.31亿元。图书馆藏书223.39万册。
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8340人,研究生3277人,中国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学历生及交换留学生37人,专科生2180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627人,其中正高级174人,副高级466人;博士生导师59人,硕士生导师588人;双聘院士3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0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吉林省高级专家3人次,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35人次,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14人,长白山学者、长白山技能名师10人,吉林省主讲教授2人,吉林省教学名师15人,吉林省优秀教师9人,吉林省跨世纪学术和科技带头人后备人选3人,吉林省中青年骨干教师5人,吉林省教学新秀4人。学校被中共吉林省委、吉林省人民政府评为“人才工作先进单位”。
吉林师范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获批于2019年,
材料物理与化学学科成立于2003年,2006年获批材料物理与化学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07年招收硕士研究生。本学科主要从事纳米材料与纳米电子学、纳米光子材料、能源材料、磁学材料、电介质材料、陶瓷材料等领域的先进材料的设计、合成、应用及器件研发工作。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与凝练,现已形成材料学、材料物理与化学、材料加工工程三个稳定的学科方向。
本学科现有专任教师24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13人,博士学位24人,博士生导师6人,海外经历人员10人,各类国家和省部级人才13人,是一支学术水平较高、以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近五年来,承担国家级项目18项,省部级项目29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奖9项、国家授权发明专利14项;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180余篇;出版专著4部。五年来,本学科招生30人,授予学位8人。
本学科拥有国家物理实验示范教学中心、
功能材料物理与
化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新型功能材料吉林省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吉林省磁性与发光材料科技创新中心,实验室总面积8600m2,仪器设备总价值7000余万元,满足教学和科研发展需要,并可为省内外高新技术企业、研究院所提供分析测试等服务。图书馆有充足的国内外图书资料和电子期刊,满足培养硕士研究生科研资料检索的需要。
本学科重视学科基本建设,拥有磁控溅射系统、高温高压合成系统、热压烧结装置、气相沉积装置、液相化学合成装置、管式及箱式电炉、高能球磨机、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镜、扫描电镜、扫描探针显微镜、振动样品磁强计、穆斯堡尔谱仪、TG/DTA热分析仪、差示量热扫描仪、共聚焦显微拉曼光谱仪、红外拉曼光谱仪、荧光光谱仪、低温电阻测量系统、阻抗分析仪、半导体特性分析仪、电子万能实验机等仪器设备,可进行材料制备和分析测试工作,所有这些为本学科持续、稳定地进行高水平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很好的物资条件。
以上就是吉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简介(吉林师范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