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是什么相关的问题,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包括自动化、计算机、冶金工程、采矿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等
。以下是这些王牌专业的详细介绍:
创造网
-
自动化专业
: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其对应的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是国家首批一级重点学科。在多次全国一级学科评估中排名靠前,研究生培养也多次获得好评。
-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具有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涵盖多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该专业还获批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
冶金工程专业
:是国家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也是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该专业还入选了教育部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并拥有国家首批一级博士点授予权。
-
采矿工程专业
:是国家重点学科,2010年成为国家特色专业,2012年列入国家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专业。
-
机械工程专业
:是国家级特色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是国家重点学科。该专业设有博士点一级学科和博士后流动站。
-
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
:是首批“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也是教育部高等学校特色专业。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被授予国家一级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最好专业有哪些
东北大学最好的专业包括自动化专业、计算机专业、冶金专业,以及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电气等专业
。以下是具体介绍:
-
自动化专业
:
-
是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之一,师资和科研水平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
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为国家重点学科,曾被国务院学科评议委认定的全国第一。
-
该专业在全国排名一直稳定在前五,就业前景广阔。
-
计算机专业
:
-
同样是东北大学的王牌专业,具有国家一级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工作流动站。
-
涵盖计算机应用技术、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计算机系统结构三个二级学科,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是国家重点二级学科。
-
分校计工学院实力强大,精英荟萃,多次举办程序设计大赛。
-
冶金专业
:
-
是东北大学首批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多个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等研究基地。
-
是国内第一个集材料、冶金、热能工程、环境科学等现代工业与传统工业科学为一体的二级学院。
-
依托学校所处的重工业区优势,该专业具有较强的实力。
-
其他理工科专业
:
-
机械工程
、
软件工程
、
电气
等专业在东北大学同样具有很强的实力。
-
分校的专业,如自动化、电气、测控、机械、计算机、电信、材料等也非常不错,具有较高的教学水平和就业前景。
以上专业都是东北大学的强势专业,不仅在教学质量上具有很高的水平,同时在科研和就业方面也具有显著的优势。
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名单的相关内容。
东北大学国家重点学科有010108科学技术
哲学、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以下是具体名单,供大家参考!
学校名称
学科代码及名称
类别
重点或重点(培育)
东北大学
010108科学技术哲学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0203机械设计及理论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05材料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0601冶金工程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11控制科学与工程
一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1203计算机应用技术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1901采矿工程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学科
东北大学
081902
矿物加工工程
二级学科
国家重点(培育)学科
东北大学简介:
东北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的多科性大学,涵盖哲学、
经济学、
法学、
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交叉学科等学科门类。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现有2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21个二级学科博士点,3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8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5个工程博士专业学位类别和15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19个博士后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共涵盖16个二级学科。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1个辽宁省“双一流”建设学科。学校以一流学科为核心,以“智能”赋能学科升级,实施4项重大引领计划,培育3项工程,“世界一流、国家一流、省一流、校一流”四级学科建设梯次协同共进,交叉融通可持续发展的学科生态体系更具活力。
东北大学坐落在东北中心城市辽宁省沈阳市,在河北省秦皇岛市设有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学校占地总面积26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9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4512人,其中专任教师2938人。有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海外院士6人。国家级领军人才项目入选者126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项目入选者84人次,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4个。学校设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设有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辽宁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