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
1978年12月,上海大学文学院的前身——
复旦大学分校成立。1983年6月,复旦大学分校正式更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并归入当时组建的上海大学。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2年上海大学中国史考研考哪些方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文学院介绍
上海大学文学院前身是复旦大学分校,成立于1978年12月,第一任校长是王中教授,第一任党委书记是李庆云同志。1983年成立上海大学后改名为上海大学文学院。至1994年组建新上海大学前,文学院拥有
中文、历史、
社会学、涉外经济法、影视、广告、
行政管理、文献信息管理、档案等9个系的15个本科专业,在校学生总数1400余人,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以及为上海经济建设和上海大学的学科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学院现下辖中国语言文学、历史、文化研究3个系,有24个研究中心。拥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个专业硕士学位授予点;拥有1个上海市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个上海市本科教育高地,1个上海市一流学科(B类),3个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
-----060200中国史-----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始建于1978年,原属复旦大学分校。经过几代人的不懈努力,发展至今,学科方向齐全,专业布局平衡,形成了本科与硕士、博士研究生全覆盖的人才培养机制。上海大学中国史一级学科下设4个学术硕士方向: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专门史、中国古代史、中国近现代史。
上海大学中国史学科经历了上海市教委重点学科以及高原学科建设,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海内外享有一定的声誉,充分利用多学科的方法与传统,建构了门类相对齐全、特色明显、重点突出的学科体系。近五年来,中国史学科团队成员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8项,国家社科基金及省部级纵向课题50多项,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上海市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校优秀成果奖2项、省部级科研奖励6项。本学科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完整,各专业的主要导师均为国内外有影响的专家学者,在相关学术领域内享有较高的声誉。
学制:3年
研究方向:
01.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本硕士点侧重探讨中国史学理论研究领域中的前沿问题,注重传统学术与当代史学理论结合,本专业旨在培养史学理论及史学史教学与科研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
研究方向:
(01)史学理论
(02)中国史学史
(03)中国学术史
02.060204专门史
本硕士点在总结自身与国内外相关研究理论和深化史料挖掘的基础上,积极推动与相关研究机构、科研单位的合作,运用
历史学、
宗教学、
考古学、社会学等跨学科方法,侧重历史地理、宗教与社会以及思想史的研究,培养具有广阔的视野和厚重的基础的高级专业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国宗教史
(02)中国历史人文地理
(03)中国思想史
03.060205中国古代史
本硕士点拥有力量雄厚、具有较强师资队伍,重视理论与方法创新,切实推动古代文明、断代史、古代中西交通研究;持续开展长江下游考古发掘与研究,注重对新文献资料与传统资料的发掘整理研究,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旨在培养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基础功底,具备较高综合性人文素质、扎实的史学知识,兼备从事历史研究、文物鉴定以及旅游文化等方面工作专业知识的复合型人才。
研究方向:
(01)中国古代文明起源
(02)先秦史
(03)隋唐史
(04)元明清
(05)考古文博
(06)中外关系史
04.060206中国近现代史
本硕士点围绕国家和地方重大需求开展研究,形成与兄弟院校历史学科的错位优势,注重文献资料的整理研究,基于构建在全球区域化背景下具有新理念、新视野、新方法特点的中国近现代史学科;积极推荐研究生参加国内外的相关学术会议和国际交流。培养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人才,能够面向社会,为地方社会服务。
研究方向:
(01)中国近代经济史
(02)新中国经济社会史
(03)中国共产党史
(04)基督宗教史
(05)中西方文化交流与比较
指导教师:
060201史学理论与史学史
指导教师:
徐坚、刘长林、陈德军、杨雄威、张呈忠、把梦阳、韩戍等教师数名。
060204专门史
指导教师:
程恭让、潘守永、安来顺、陈菊霞、郭红、曹峻、肖清和、杨雄威、杨卫华、舒健、成庆、朱治平、张呈忠、王皓、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数名。
060205中国古代史
指导教师:
段勇、潘守永、安来顺、宁镇疆、徐坚、吕建昌、程恭让、陈菊霞、张安福、李福长、郭红、曹峻、肖清和、舒健、朱继平、魏峭巍、张呈忠、赵争、杨谦、把梦阳、郑晓蕖、杨奇霖、王思怡等教师。
060206中国近现代史
指导教师:
忻平、陶飞亚、廖大伟、王栋、徐有威、刘长林、严泉、王敏、陈德军、杨卫华、杨雄威、成庆、吴静、侯庆斌、韩戍、王皓、蒋华杰等教师数名。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
2.201
英语一
3.313历史学基础
4.无
复试科目:中国通史
备注:本专业在文学院培养。
考研政策不清晰?同等学力在职申硕有困惑?院校专业不好选?点击底部官网,有专业老师为你答疑解惑,211/985名校研究生硕士/博士开放网申报名中:
创造网
求知道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有哪些科目???
上海大学计算机专业考研主要有:
(1)301数学一
(2)201英语一
(3)101思想政治理论
(4)专业课
081200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832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数据结构5.C++程序设计、编译原理(复试科目)
考试科目
:1.101思想政治理论2.201英语一3.301数学一4.408计算机学科专业基础综合5.
复试科目
:C++程序设计 或 编译原理
具体信息可以到上海大学研究生-招生目录查询。
扩展资料: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始建于1988年,由上海工业大学计算机工程系和上海科学技术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联合成立,学院是在钱伟长老校长亲切关怀下成立的上海市高校中第一所计算机学院,清华大学教授李三立院士为首任院长。1994年,随着新上海大学的诞生,原上海大学计算机应用系和原上海高等科技专科学校计算机应用系也加入计算机学院,联合成立的计算机学院正式命名为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12名,其中专任教师82名,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65名,其中正高级职称18名,副高级职称37名,中级职称27名。在读本科生997人,硕士生416人,博士生106人。学院拥有计算机应用技术二级博士点1个,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一级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全部3个二级硕士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本科专业1个。近年来,计算机学院的研究工作主要围绕智能信息处理、多媒体技术、高性能计算、软件工程、信息安全与光计算机等方向开展。学院现有上海大学先进计算和应用中心、上海市上大多媒体应用技术研究中心、上海市高性能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研发平台3个研究中心,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智能科学与技术系两个系和上海大学高性能计算中心一个公共平台。
上海大学有哪些国家特色专业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上海大学有哪些国家特色专业的相关内容。
上海大学的国家特色专业有:
金属材料工程、
美术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等,以下为具体名单:
序号
学校名称
国家特色专业
1
上海大学
金属材料工程
2
上海大学
美术学
3
上海大学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4
上海大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
序号
一级学科名称
学校代码
学校名称
学科整体水平得分
1
社会学
10280
上海大学
A-
2
美术学
10280
上海大学
A-
3
材料科学与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4
马克思主义理论
10280
上海大学
B+
5
数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6
新闻
传播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7
力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8
机械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9
戏剧与影视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10
物理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11
中国语言文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12
应用
经济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13
冶金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14
信息与
通信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15
控制科学与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16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10280
上海大学
B
17
设计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18
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10280
上海大学
B
19
环境科学与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20
管理科学与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21
工商管理
10280
上海大学
B-
22
软件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23
世界史
10280
上海大学
B-
24
土木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B-
25
外国语言文学
10280
上海大学
B-
26
法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27
化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28
中国史
10280
上海大学
C+
29
化学工程与技术
10280
上海大学
C+
30
电气工程
10280
上海大学
C+
31
电子科学与技术
10280
上海大学
C+
32
仪器科学与技术
10280
上海大学
C
33
生物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34
统计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35
哲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36
理论经济学
10280
上海大学
C-
上海大学简介:
上海大学(Shanghai University),简称“上大”,位于上海市,是上海市属的综合性大学,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与上海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入选国家“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新闻传播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教育部来华留学示范基地、上海市首批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截至2022年10月,学校有宝山(校本部)、延长、嘉定3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39万平方米,馆藏图书428.7万余册,电子书762.7万余种;设有32个学院,开设98个本科专业;有2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未覆盖),23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有专任教师3471人;有研究生18986人,全日制本科生19877人(含预科生63人),成人
教育学生19432人。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