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教育资讯

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

发布时间:2025-09-16 21:09:46 | 创造网

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很多朋友对这方面很关心,创造网整理了相关文章,供大家参考,一起来看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

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

五台山12000多僧人和尼姑。根据查询相关资料显示,每年8月头通寺千僧法会,就有3000僧侣齐诵经文,声势浩大,山西五台山景区有寺院47处,台内39处,台外8处,其中多敕建寺院,多朝皇帝前来参拜。

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

知道哪个尼姑庵可以去当尼姑?要什么条件的?

  • 关于出家的条件:

(一)依据如来的正法规(dhamma)与律(vinaya),以及国家相关规定。欲受戒出家的人,除了要拥有虔诚恭敬且正确的信念之外,尚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父母亲或监护人的同意许可(佛制可通融),持父母同意的书面材料,和身份证、户籍证明(由派出所开)、体检证明(有的地方不要)到你认为有缘的寺院。

2. 四肢齐全(佛制)。(缺欠手脚、手脚歪曲、瘫痪、小儿麻痹症患者、麻疯病患者、歪头等不能端正走路者,不可受戒出家。)

3. 五官端正(佛制)。(瞎眼、斗鸡眼、耳聋、耳缺、歪嘴、兔嘴或缺嘴、哑巴等,是不可受戒出家的。)

4. 没有染上会传染的严重疾病(佛制,病好了可以出家)。(如爱滋病,多种皮肤病等。但伤风感冒不在此例。)

5. 没有债务问题缠身者(佛制,债务还清了可以出家)。(如:破产、生意失败而欠下一身债务者。)

6. 没有违犯国家法律(刑事)或正在打官司等事缠身者。(指遭警方通缉者。若曾是犯罪,但已刑满出狱者不在此例。) (佛制可通融)

7. 沙弥年龄不小于7岁(佛制),沙弥年龄不小于17岁(政府)。 (佛制年满二十受大戒,不满二十的可以出家做沙弥。出家年龄没有上限,佛在世时有一百二十岁才出家受戒的。但是最少要生活能够自理,有能力修学受持戒律,否则不许出家。)

8. 精神健全(佛制,病好后可以出家)。(指没有患上任何精神病,如:精神衰弱症、精神分裂症、羊癫症之类会失去知觉理智而失态之病症。)

9. 心理健全、正常。(双性人不可出家。佛制) [佛制]

(二)全国汉传佛教实行度牒僧籍制度的办法规定。

要求出家者,须本人自愿,六根具足(包括无生理缺陷),身体健康,信仰虔诚 [佛制],爱国守法(包括无法律纠纷),父母许可,无婚姻恋爱关系。寺院对要求出家者,经查明身份来历,认定符合出家条件,经僧团一年以上考察合格(考验阶段要做的事情:背诵五堂功课、 [非佛制]学习沙弥律仪 [佛制]、学佛教基础知),可以拜一个比丘,女性则拜比丘尼为剃度师,定期在佛前举行剃度仪式,即剃去须发,以僧装更换世俗服装 [佛制]。 [非佛制]去俗姓,改姓释,并由师父按各自法派取一法名与法号。并按规定发给度牒。然后经过短期修学,求受十戒,这就成为沙弥或沙弥尼。沙弥是根据古代印度语音译的,意义是“息恶行善”者。取得了沙弥或沙弥尼的资格,即为比丘或比丘尼的候补者。

(三)对于出家的学历要求,并不是很多人说的要大学学历。国家没规定有(只是担任住持的僧人,要求初中以上文化程度,但要求也不是太严格),各地政府根据自己实际情况制定(在成都市民宗局现在规定就是高中文化,实际有许多还是小学文化出家)。(非佛制)

以上,除注明为 [佛制]外,余皆非佛制。其根据在《四分律藏》中 ,由于未受戒的在家人和以及沙弥不得阅读《四分律》,所以具体经典出处就不列出了。以上[佛制]内容也不够全面,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 关于出家地点:

尼姑庵很多地方都有,下面例举几个:

  1. 峨嵋山--伏虎寺,又称伏虎禅院、神龙堂、虎溪精舍,位于四川峨眉山山麓,与报国寺相邻,晋代为一小庙,唐代云安禅师重建,旁有龙神堂、药师殿;宋朝时为“神龙堂”;明朝被毁,清朝顺治八年重建,更名“虎溪精舍”,后因附近虎患,寺僧建尊胜幢以镇压,更名“伏虎寺”,康熙皇帝曾为伏虎寺题写的“离垢园”;该寺为典型汉传佛教建筑风格,中轴线上依次为山门、弥勒殿、菩提殿、大雄宝殿、五百罗汉堂、御书楼以及禅房、僧舍等。

  2. 渭南--慧照寺,位于渭南市区北三十公里的下吉镇。在下吉镇政府东侧,高9层,30多米,平南成正方形,每层有4个门洞,下层南门洞外东壁刻有《下吉慧照寺重修塔记》。慧照寺建于隋朝,唐宋时香火最盛。慧照寺塔建于唐 代,北宋时修缮,寇准曾为之使银,因绘寇准真像于塔后,此像碑石现存于西安碑林博物馆。明嘉庆三十四年(公元1556年)在关中大地震中毁,经历九年重修。塔高36米、九层、底边长6.6米;塔前有铜佛殿一座,内奉2米高的五尊铜佛坐像,工艺精美、远近闻名

  3. 辽宁--海城大悲寺,坐落于辽宁省海城市毛祁镇一山坳中,四面蜿蜒环山,山门前有放生水库,环境清幽,为寂静修行之处。

    寺院依傍山势,建筑初具规模,已建成山门、天王殿、七佛殿、大悲殿、药师殿、藏经楼、法堂、禅堂、念佛堂、客堂、斋堂、云水堂、僧寮等。寺院建筑大体是以灰色调为主,青砖灰瓦,没有绚丽的色彩,沉稳庄重,为修行而建,体现修行原则。

  4. 北京一通教寺,位于北京东直门内针线胡同的尼僧寺庙,它的历史可追溯到明代。它最早为明代一太监创建,清代明改建为尼寺,更名为“通教禅林”。1942年,开慧胜雨对该寺进行了扩建。将山门改为坐西朝东,又迁移寺庙周围的居民,庙区扩大到4亩多地,还将庙更名为“通教寺”。

  5. 上海--法会庵,法会庵在重固镇北市,通波塘东岸,庙泾桥北堍。相传系青龙寺下院,原房廊十间,占地十余亩,尼众十人,香火较盛。清咸丰战乱时被毁。光绪十一年(1909年),里人朱丁氏建茅屋三楹复之,挽“了深”来茅庵住持,讲经传教,苦行佛事,博得善男信女崇敬,香火日盛。宣传元年(1909年)重固镇陆周氏等发起墓捐,遂将草庵改建为瓦房十间,增添佛象,遂重具规模。

  6. 五台山---中国最大比丘尼道场——普寿寺座落于五台山台怀镇北端,它是一座学修养重的尼众寺庙,设有预科班、普通班、中级班、高级班、研究班和国际班,课程有佛教经、律、论,以戒为主, 尼姑庵并设有政策法规、古代汉语、书法、英语和电脑等辅助课。一九九二年以来,共培养了来自全国各地、香港、台湾地区以及日本、新加坡等国家的比丘尼二千人,目前在学者四百二十多人。 普寿寺  据说,是李娜出家和学习佛学的地方。

  7. 武汉--莲溪寺,在武昌丁字桥南面约两公里的盘龙山上,有一座驰名中外的古刹——莲溪寺。它是武汉的四大佛教丛林之一,也是武汉市目前唯一的一座佛教“女众丛林”——尼姑庵。 莲溪寺创建于元末明初,当时的香火很旺盛。现今的莲溪寺座北朝南,占地面积约为1.2万平方米,所存主要建筑大都为元明时所建。莲溪寺整个院落结构严谨,布局得当,具有中国木结构建筑的风格,古朴典雅、玲珑清秀,颇接近民居情调。该寺不仅以莲花道场著称于武汉佛教四大丛林中,同是还是著名的佛学教育基地。1928年在体空大师主持下,筹集资金开办了著名的华严大学,三年内为佛门培养了30名遍及海内外的弟子,成为当时全国最高的佛学学府。  1959年该寺被列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得到妥善的管理。如今,修葺一新的的莲溪禅寺环境幽静,古色古香,吸引了国内外众多僧尼前来访问、传经,使莲溪寺更加蜚声中外,香火日盛。

  8. 成都---爱道堂,位于成都市通顺桥街,占地近10亩,古称圆觉庵,始建于明代古北宫渠之通顺桥畔,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民国初年古圆觉庵改名为十方爱道念佛堂(简称爱道堂)。 创造网

  9. 沈阳--大佛寺,位于沈阳市沈河区大南街,于慈恩寺、般若寺相邻,因寺内佛像高大而得名。相传此寺为唐朝所建,明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重修时曾发现、唐代残碑和一些残存法器。乾隆十二(1747年)、五十六年(1791年)重修。最初只有寺宇十二间,宣统年间已年久失修,经住持修真修缮,始改旧如新。1916年(民国五年)比丘尼常慧为扩建此寺,多方化缘求施,数年之后不仅修缮了旧有寺宇,而且又有新的增建扩建,致使大佛寺规模完备。扩建之后的大佛寺计有山门、中殿、大殿、东西配殿、东西厢房,东园平房等共三十余间,建筑面积达540余平方米,占地面积3600多平方米。中殿供奉地藏王菩萨,椐《神僧传》记载,地藏王菩萨生于新罗国王室,姓金名乔宽,唐朝时到九华山修炼成佛、。因为它“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地藏”,故名地藏王。大殿供奉释迦牟尼。“释迦”是族姓,“牟尼”是仁、寂之意。也可以解释为释迦族的圣人。他原本是古印度的净饭王子,传说他在三十五岁时在毕钵罗树下打坐,经过七天七夜的冥思苦相,悟道成佛。寺内藏有1939年刻《奉天大佛寺记》碑,记载此寺修建经过。

  10. 南京--古鸡鸣寺,位于鸡笼山东麓,是南京最古老梵刹之一。西晋永康元年(300年)始创道场。南朝梁大通元年(527年)梁武帝在此兴建同泰寺,为“南朝四百八十寺”首刹。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明太祖朱元璋重建寺院,亲自题额为“鸡鸣寺”,取“闻鸡起舞,晨兴勤苦”之意。1958年改为尼众道场。1983年起,在原住持宗诚法师的带领下,依明清时规模形制,鸡鸣寺逐步恢复并对外开放,成为南京一重要寺院。古鸡鸣寺已从香火道场逐步转为尼众学修道场。古鸡鸣寺集山、水、林、寺为一体,环境十分优雅。“鸡鸣春晓”为金陵四十新景之一。

  11. 长沙--开福寺,位于湖南省长沙市之城北新河,临湘江,主体建筑南北朝向,为佛教禅宗临济宗杨岐派的著名寺院。

    开福寺始建于五代时期,后历经宋、元、明、清各朝,香火不绝,名僧辈出。寺院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有佛殿三进,即三圣殿(弥勒殿)、大佛殿(大雄宝殿)和毗卢殿。东厢有客堂、斋堂、库房、方丈居室,西厢为说法堂、禅堂等。寺内有清康熙、光绪年间石碑各一道。

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尼姑数量却逐年攀升,是什么让她们选择出家?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女性地位不断提高,尼姑数量却逐年攀升,是什么让她们选择出家?的相关内容。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这几十年可以说飞速发展,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及其老百姓生活自然环境都是在产生天翻地覆的转变,而女性的利益也获得了巨大确保。在我国社会现状也充足重视女性观念的觉醒,女性的影响力也愈来愈高。女性在各行各业都主要表现出了自身的工作能力与优点,可如今发觉,去当尼姑的女性总数,近年来展现升高的发展趋势,这身后有哪些缘故吗?

寺庙清幽,远离世俗烦恼

有有关数据调查报告,现代社会中女性承担着远高于男士的工作压力,工作压力来自于各个方面。当代女性尊崇自立自强,必须有自身单独的经济发展,那样能不会受到家中的拘束。殊不知一旦女性解决必须人依靠才可以生活的情况,变成了职场女人之后,反倒会被周边人或是亲人的成见视作不管不顾家的女性。

可如果女人甘愿做一个全职太太,竭尽全力劳碌家中,这类枯燥乏味的生活非常容易吞食一个女人心,并且女性会由于内疚心折磨自己。是多少女性由于实际生活的纷杂,被残害得遍体鳞伤,却也要千辛万苦坚持不懈为自己一点糖再次生活。

生活压力大,当然会促进一部分女性,心存逃出尘世世俗,要想长伴青灯古佛的想法。假如要想出家产尼姑,一般人也会看好知名度大且可靠的地区,而五台山普寿寺便变成他们的心爱的地方。

五台山是人文荟萃的地方,是清修遁世的世外桃源。这儿也是文殊菩萨的法事,因而五台山也变成佛教寺院。在东汉明帝阶段,印尼得道高僧摄摩腾、竺法兰盘赶到我国传教士,因见五台山核心区与释迦摩尼修习的灵鹫山类似,她们便在这里修了寺院,作为传教士的产业基地。

坐落于五台县的普寿寺,是建立于北宋时期的尼姑寺院。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如瑞和妙音两法师职业在原先普寿寺的基本上,建立了五台山尼众律学院。新创建的普寿寺自然环境幽静清雅,这儿学修并举。

在1992年的情况下学院逐渐对外开放招收,设立普通班,国际班等班集体,这种班集体可能专家教授学院有关佛家的经,律,戒,及其有关税收优惠政策政策法规,现代汉语语法,英文等全球性课程内容都不落下来。

迄今学院早已招了近2000多位在籍学生,在其中变成技术专业专家学者的有近400名,这五台山尼重律学院,能够 说成中国塑造尼姑数一数二的寺庙。五台山这儿的自然环境既幽静,又充足智能化,能够 让有心临时在这儿疗养的女性,得到比较好的感受。

现代人崇尚养生之道

因为针对生物知识的深层次了解,当代人更为薄情寡义,她们较为尊崇健康养生长寿之道。而依据研究发现,向佛的人更非常容易长命。依据历史文献记述,三国到清朝时期的五百多位得道高僧人均寿命在七十岁之上,比当朝的皇上也要长命。

2004年世卫组织对500位最长寿的人实地调查发觉,长命的人有很多同样的特点。她们一同的特点,包括了以下几个方面,比如乐观积极主动,心理状态开朗,清淡的食物的习惯性,规律性独立的生活。

2006年密歇根大学对130名青年志愿者开展了追踪科学研究,这种青年志愿者在帮助他人后,发觉她们前后左右身体的人免疫球蛋白A的总数不一样,帮助他人后抗原总数有一定的升高,并且她们发觉常常对他人抱有故意的人,冠脉阻塞的状况更为广泛。

这表明心存善念的心理状态针对人的身体有益处,而这佛教心存善念的人生核心理念,不就与长寿之道的心里乐观如出一辙嘛。大家都了解佛家人士都秉持着不食荤食的规定。

陈瑞三专家教授以前对249位佛家弟子开展血夜剖析,将佛家弟子与食荤食的人血夜开展了核对剖析,得到了那样一个结果:佛家弟子身体碳水化合物成分更低,而碳水化合物便是危害心脑血管疾病的关键要素,因此 清淡的食物有益于人的人体身心健康。

由此可见佛家素餐文化艺术正相匹配了长寿之道中的清淡的食物。传统式佛家中,僧人平常除开修禅生活外,每日还会继续开展一段时间的体力活,如劈柴抬水等主题活动。我国广西巴马的长寿老人黄卜新,人老心不老行动工作能力乃至比年青人还强,她们平常生活中便会做些有意义的事的劳动者。

这类以运动养生,以清静养神的长命核心理念与佛家农禅多管齐下的核心理念如出一辙。寺庙僧人的生活非常规律性,一般来说六点半就早斋,然后依据职责分工的不一样,去招待香烛顾客,抬水等工作中。

十一点半吃中餐馆,歇息两小时工作中,下午四点半念经做晚课。这类暮鼓晨钟的规律性生活,有利于长命。当代人的生活受电子设备的危害,日常生活不规律性早已变成常态化,而这类情况将比较严重危害一个人的心身,这类情况怎么可能长命呢?

这般诸多便能发觉,当代人所尊崇的健康养生长寿之道,与佛家僧人的生活拥有 密切联系,这也是危害女性遁入空门的一个要素。

职业尼姑的出现

大家都了解一些佛教寺院,十分受游人的热烈欢迎。有一些地区为了更好地推动旅游业发展的发展趋势,便想到了招生尼姑的方式,给予他们工资,让他们作为寺庙的业务员,向游人售卖佛家的证物,根据那样的方法来挣钱。那么简易的挣钱方法,当然会出现很多人爱不释手。这也是一些地区寺庙尼姑变多的一个远古之一。当代女性生活工作压力的确大,很多人挑选遁入空门也的确为了更好地内心的清静,他们遁入空门不会受到尘世纷杂。

当代人比往日一切时期的人,都需要高度重视养生秘诀,而健康养生又与僧侣清规戒律的生活如出一辙,因此 会出现女性挑选削发为尼。还有的人是为了更好地权益才去做尼姑的,自然这仅仅不大一部分。遁入空门假如可以得到内心的宁静,也是一个可用的愈疗心身的方法。

以上就是创造网为大家带来的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希望能帮助到大家!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五台山有多少僧人和尼姑”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