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5-09-19 10:28:37 | 创造网
西华师范大学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在多数省份按一本批次招生,但在部分省份为二本批次。
在河南、四川、贵州等省份,该专业为第一批次录取;而在新疆、安徽、陕西等省份则是第二批次招生。具体情况要以考生所在省份当年的招生计划为准。
该专业隶属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是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还拥有无线电物理等硕士点,入选了四川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办学实力较强。其培养应用型电子信息人才,师资中博士占比约30%,科研方向涵盖通信工程、嵌入式系统等。并且该专业依托学校理工科基础,注重实践教学,培养方向契合智能制造等行业需求。
如果考生分数在一本线附近,可以重点考虑该专业;对于川渝地区想要在本地就业的考生来说,该专业的学科实力和地域认可度具有一定优势。
在我的记忆力, 川农 出名的校友有 周开达院士、陈育新先生、荣廷昭院士、雷新根教授、龙漫远教授、田大成教授等等, 我主要想介绍的是周开达院士和陈育新先生吧!
周开达
中国工程院院士 ,农作物遗传育种学专家, 博士生导师 。享受 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专家。致力于农业教育和杂交水稻研究事业,首创籼亚种内品种间杂交培育雄性不育系方法,培育出冈、D型系列不育系及系列 杂交稻 ,提出 “亚种间重穗型杂交稻超高产育种路”及“重穗稀植栽培技术”;创造“光敏不育系生态育种方法和技术”,解决了四川及长江中上游地区两系杂交稻育种的难题;发掘与创建出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特性和具有早代稳定特性的特异种质,为探索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奠定了基础。截至2013年6月,周开达培育出的冈型、D型杂交稻推广3.048亿亩,增产稻谷228.58亿公斤,创社会经济效益320亿元。先后获部省部以上成果奖23项,被誉为“ 西南 杂交水稻之父 ”。
周院士一生兢兢业业,但却鲜为人知,人们只知道世界上有 袁隆平 先生,却不知道西南有一个周开达院士。上次在空间看见周院士的妻子每天都会来周院士雕像面前,很是感动,或许是陪他说说话,或者是那份阴阳也无法隔开的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那种最美好的爱情的样子吧!周先生可能在天之灵也会特别幸福吧!
陈育新
1950年2月,陈育新出生于四川省 新津县 城关镇,父亲刘大镛为其取名刘永美。与大哥刘永言,二哥 刘永行 ,四弟 刘永好 的名字连在一起,就是“言行美好”。两岁时,由于家庭生活困难,被过继到新津县顺江乡古家村陈耀云家,改名为陈育新。陈育新是希望集团创始人,又是杰出的技术专家和著名的企业家。
作为 中国民族 饲料工业的先行者,自创业之初,他即领悟到了“敢为天下先”的创新精髓。他主持的“鹌鹑系列生产技术开发”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通过这套技术的推广,育新良种场的鹌鹑饲养量直线上升,并逐渐将新津县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鹌鹑基地。这一项目也因此荣获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随着鹌鹑饲养量的直线上升,鹌鹑饲料需求量越来越大,他又将目光瞄准了饲料这个极富发展空间的行业。陈育新和二哥刘永行开始主持“希望牌系列饲料开发应用”科研项目,于1987年12月成功研制出质量与“洋饲料”相当而价格极具竞争优势的希望牌1号奶猪料,又一次荣获本行业最高奖——国家星火科技成果二等奖。 创造网
在他身上,真的就是体现了苦难是上天给我们最好的礼物,因为他并没有受到打击,而是寒门崛起,迎难而上,成为了现代人学习的榜样,让人肃然起敬。
当然我们川农还有很多优秀的人物啦,这里就不一一介绍了,上面的回答希望对你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