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高学府,他的水平能跟清华比吗?相关的问题,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印度理工学院是印度最高学府,他的水平能跟清华比吗?
1. 印度理工学院(IIT)是印度最高学府之一,其水平在全球范围内受到认可,与
清华大学齐名。
2. IIT的毕业生在全球高科技公司中备受青睐,与清华大学和
北京大学毕业生一样,他们能够获得众多工作机会。
3. IIT每年招收大约1万名学生,而报考人数高达百万,竞争激烈,录取率极低,仅有约5%的学生能够进入理想的学府。
4. 孟买理工学院等顶尖IIT的录取率甚至低于清华大学和北京大学,可见其竞争之激烈。
5. 对于印度学生而言,IIT的入学考试不仅是学术能力的测试,更是改变命运的机会。在印度社会中,高考几乎是实现社会流动的唯一途径,尤其是对于中下层家庭。
6. 尽管IIT培养出许多精英,但许多人选择在国际上发展,尤其是美国硅谷,这导致有人认为印度的高考实际上是为其他国家培养人才。

印度有高考吗 有的话怎么样的 (请具体点)谢谢
印度一直将高等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龙头,高等教育经费在教育总经费中一直占较大份额,近几年才有所减少。他们50年代中期仿照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在全国相继建立了6所印度理工学院(IIT),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400多所工程技术学院,今天正是这些学院的毕业生支撑着印度经济的大厦。印度成功地培养出许多世界级的研究生,许多高校是世界一流的,印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给高校教师很高的待遇。80年代中期,印度高等教育规模跃居世界第三位,仅次于美国和苏联,向中东石油国家输出了100万名工程师、教师和医生,数万人受聘于联合国组织和世界银行,每年获取上百亿美元的高级劳务外汇。1995-1996学年,印度高等学校在校生640万,教学人员31万,各类高等教育机构8722家。高等教育是印度教育名符其实的重大戏。
相对于高等教育而言,其它各类教育发展缓慢,学校的软硬件都难以令人满意。据印度政府1996年的统计,注册上一年级的儿童50%以上在
小学教育过程中的某个阶段退学,有的邦辍学率高达70%。印度1996年适龄人口中初中、高中新生入学比例分别为12%和15%。同时,印度高等教育内部发展也不平衡,1994-1995学年其高等教育在校生40.4%是人文与艺术类,21.9%学的是商业,19.6%学理科,18.1%学工程技术、法律和其它专业,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学农林专业的仅为1%。这使得印度的高校毕业生包括大量的研究生无法就业,当然高校毕业生不能就业,也不仅仅是教育内部的原因。
在外界看来,印度教育体系培养了数以百万计的优秀毕业生,他们工作勤奋、长于数理、精通技术,而且
英语流利。对于怀着这种印象的人来说,辛格的这番评论一定令他们感到震惊。
对少数几所成功精英学校的关注,尤其是对印度理工学院和印度管理学院的关注,使人们高估了印度教育体系培养的人。
一份新近出炉的报告着重指出,印度高等教育系统存在固有的人力资源浪费,即使在劳动力严重短缺的行业,大量毕业生也无法就业。“印度高等教育总体状况糟糕,对合格人力资源的供应构成了严重的制约,”印度国际经济关系研究所主任拉吉夫·库玛表示。
印度政府已承诺对高等教育进行“大规模投资”。辛格表示:“扩大高等教育投资已变得愈加紧迫,因为如果适龄人群中只有不到8%的人能上大专或大学,我们就无法继续自称为一个正在崛起的‘知识大国’。”虽然印度政府正竭力将教育投资提升至国内生产总值的6%,但几乎无人相信,正在恶化的技能短缺将是暂时情况。
印度高等教育入学总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从1947年的10万增长到2005年的1050万,但每个学生获得的公共资金却在1991至2003年间下降了近30%。印度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仅相当于国民生产总值的0.5%,同时还允许不公平的分配体系存在。该体系将85%的中央政府经费分配给少数几所精英院校,而这些院校的学生人数仅占学生总数的2%。
为了能够被精英大学的医学和工程等专业学科录取,学生间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只有进入这些学校,才有可能在毕业后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我们需要大规模扩大教育体系容量,”印度领先的软件公司信息系统技术公司首席执行官南丹·尼勒卡尼说道,“对于一个拥有10亿人口的国家来说,全国只有7所印度理工学院,并且仅一分之差就可决定孩子们的未来,这是非常可悲的。”
印度大学毕业生的失业率达17.2%,高于全国总体失业率。据估计,有近40%的毕业生找不到有收入的工作。对于毕业生热衷的工作类型,他们之中许多人都“缺乏天赋或能力”。毕业后捱过了漫长的失业期之后,他们只能接受低级的文职工作。
问题始于远为更低的年龄层。尽管小学教育(6岁至14岁)的入学率接近100%,但识字率仍低于70%,辍学率则平均高达31%。印度计划委员会援引的一份近期研究发现,在上了4年学的儿童中,有38%不能阅读由短句构成的短文,有55%不会做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术。可悲的是,无法胜任熟练工作的祸根,早在他们上小学之前就已经埋下了。营养不良会严重影响儿童的身体和认知能力发育,而印度有6000万儿童营养不良,其比率高于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地区。

世界各国高考有什么不同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世界各国高考有什么不同的相关内容。
美国高考:考题千奇百怪,不依据课本
美国并不实行全国统一考试的入学方式,不过有两门考试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考试成绩:
学业能力评估考试(SAT)
美国大学测评考试(ACT)
ACT考试类似一种学科考试,测试学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这一点和我们中国的“高考”比较相似。SAT的考试更注重的是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能力、想象力等……就像留学生申请美国要求足够丰富的活动背景一样,美国大学归根到底更重视学生究竟掌握了什么能力,而不是以”分数“定论!
韩国高考:高三成绩不计算总分
韩国在11月份举行高考,韩国高考时间安排十分紧凑,考生要在一天内考完数理、语言、外语、社会探究或科学探究4门科目。与中国不同的是,韩国高考不计算总分,而是各科目分别打分,然后依据分数段确定各科目的等级以及综合等级。各大学将根据各科目考试等级、学生手册、面试成绩、专长等情况招收学生。
印度高考:”开了挂“的考试
印度高中实行2年学制,高中之后,大学之前,还有2年的大学预科。大学预科毕业时的考试才相当于中国的高考。然而印度的高考并不能直接决定考生的命运,考生还必须参加各大学自行组织的入学考试。
日本高考:复读率没有最高只有更高
日本的考生分三类,一类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学习任务异常繁重。第二类是往届落榜生,在日本被称为“浪人”,这部分人没有参加工作,专心致志地参加各种补习班或者自学。第三类学生已经升入大学,但想再考一个好的大学,被称为“假面浪人”。
德国高考:德语高考只有作文题
创造网
德国的高考被称为Abitur,Abitur的成绩是申请大学的主要参考,与中国高考地位相似。
Abitur要求每个学生在众多文理科目中必须选择参加五门课程的毕业考试,中学时的两门主修课——德语和数学是考试必选科目,除此之外的三门,学生可以根据个人优势在众多科目中自由选择。五门考试科目必须涵盖语言、科学、社科这三大类课程。
英国高考:“高考”从高二开始
英国的中小学教育是免费的。中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就要参加一个重要的GCSE考试。通过GCSE考试后,标志着中学教育的结束。
高中二年级的考试称为A—Level,是英国学生进入大学最“正宗”而“传统”的途径,相当于中国的高考。考试课程有英语语言、文学、数学、经济等课程,另外,学生选修的科目也要考试。考试评分分为八档,即A、B、C、D、E、F、G,最后一档零分用U表示。考生只有在A-LEVEL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的,才能被一流大学录取。
俄罗斯高考:持久的拉锯战
俄罗斯高考是俄罗斯中等教育机构内举行的考试。它既是俄罗斯中学的毕业考试,也是大学的入学考试。它的考试科目包括俄语、数学、外语(英语、法语、德语或西班牙语)、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社会知识、信息学。
伊朗高考:可以报100个志愿
伊朗只有54所国立大学和一些国立医学院,而一流国立大学的录取比例仅是5%,所以在伊朗,高考对于所有的学生来说均是一道难关。同时,伊朗考生可以根据自己选择的考试科目填写100个志愿。
法国高考:实行高中会考
法国高中生进入大学深造的必要条件是首先获得由学校统一颁发的高中毕业证书,然后再参加高中会考(BAC)。为了让各高校提前掌握生源情况,法国高校招生实行预注册,即提前登记志愿。
看来各国的考试都十分彰显地方特色,你还知道有哪些国家的高考形式,分享给金仕教育吧。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