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浙江高考录取率为85.9%(浙江各个大学专升本录取率)相关的问题,今天,创造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2013浙江高考录取率为85.9%
2013浙江高考录取率为85.9%
我省2013年高考录取工作落幕,600名异地高考生在浙圆了大学梦。
1500余所普通高校在浙招生26.9万人,录取率为85.9%。
昨天下午,全省新生名单统一专报教育部进行学籍注册,至此,历时40多天的高考录取工作平稳落幕。
据统计,1500余所普通高校在浙江招生26.9万人,录取率为85.9%。另外,我省高职单考单招录取2.87万人。近日,新生将陆续接到高考录取通知书。
就地高考
600名随迁子女首圆大学梦
2013年,全国就地高考随迁子女4400余人。而在浙江,首次接纳的984位异地考生,与本地考生一视同仁,享同样录取政策待遇,其中高考录取274人,高职单考单招录取326人。为确保录取机会不受影响,录取期间,部委属和外省本科比公布计划增招5000余人,其中985、211高校增招2100余人。
据悉,近年来在浙江基础教育各年级就地入学的随迁子女有超过120万,总量居全国第2位,仅在广东之后;占比居第3位,仅在上海、北京之后,且有逐年增加趋势。
作为外省籍人员流入大省的浙江,积极创造了各种条件解决随迁子女就地读书和升学问题,让他们平等接受教育。这些举措受到多方好评,外来人员也感恩第二故乡浙江,称这是今年收到的礼物。
“保障随迁子女权利,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意义重大。”一位省政协委员对此非常赞赏,认为此举势必对促进教育公平、引导外来人口合理有序流动及整合我省劳动力资源、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三位一体
助力“幸运者”脱颖而出
全国首创、浙江率先试行的“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旨在破冰“一考定终身”,昭示我省多元化招录改革方向,其扩容、受益情况也备受关注。
“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实行自主测试、参加高考、综合评价、提前录取模式,将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校招生评价体系,将成长性评价和一次性评价相结合,按会考成绩、综合素质测试和高考成绩按比例合成综合成绩,择优录取。高校根据自身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自主探索采取有针对性的测试方式,选拔适合培养的新生。其综合素质测试突出考核学科性向和专业素养、潜质。“此举弥补了高考单一选拔之不足,扩大了高校自主权,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光强调素质教育但无法落实的尴尬。” 一位连续三年亲历见证改革的高校专家评析,这有助于高校选拔、挖掘有潜质的学生。
对考生而言,其益处在于增加了选择性,尤其对综合素质优良或学有所长者有了充分展示的舞台,即使高考发挥有“小失常”,仍有机会脱颖而出。
今年高考568分的一位考生,因综合素质优秀被浙工大第一批提前选拔。事实上,如此“幸运者”在全省并非少数。仅该校今年新生中,高考分低于其统招投档线的有68人、低于省重点线的有15人。作为首批参与“三位一体”招生改革的高校,三年来浙工大共选录345人。据其跟踪调查发现,该新生群体总体学习偏上,且综合素质优良,尤其在“时间管理和职业规划、适应性和心理调适能力、社会活动关注度和活跃度”等方面明显优于统招生。
投档比例趋紧
落榜风险进一步下降
在充分征求意见基础上,今年我省压缩首轮平行投档比例,省内高校为1∶1,省外高校则在1∶1.05内,降低了风险。
而今年志愿和投档状况堪称:一是考生理性报考。首轮投档满足率较以往提升8%(一批103.0%、二批97.3%、三批96.9%),而征求志愿计划约减25%。二是生源分布异常均衡。省内外热度趋于平衡,长期以来习惯窝在本省、不愿出省就读的现象有明显改观;投档线在省控线或首轮“零志愿”高校比往年减少三成。三是退档风险创新低。投档比例压缩后,退档总数比去年减少712人次;首次征求志愿时超一本40分的考生不到往年的1/3。四是没有人因残疾原因被退档。残疾考生上线98人,除2人因分数低未能投档外,96人均正常投档录取。
分析认为,“最严高考”及平行投档规则,彰显公平与人本。此外这也与我省全方位宣传、多形式解读政策有关,多数考生较透彻地掌握了信息、规则技巧及各高校的优势和特点,合理选择和准确定位了志愿。

浙江各个大学专升本录取率
统招专生本各专业招生人数为当年应届毕业生的5%,且还需要有对口专业,统招专升本学历是属于统招学历,专升本证书是与本科证书待遇是一样的,第一学历是本科,并且在应聘工作中认可程度等同于统招本科学历比统招专科认可度高,一些企事业单位尤其是外企

2022本科录取率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2022本科录取率的相关内容。
其他信息:
本科批次一般指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是指“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等招生批次。部分省份取消二本批次,本科招生不再划分高考录取批次,招生只分本科批次和专科批次。 什么是高考录取批次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招生录取批次分为“本科提前批”、“本科一批”、“本科二批”、“专科一批、“专科二批”等招生批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近年积极推动各地开展高校招生录取批次改革,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批次合并体现了国家改革的总体方向。 截至2017年11月20日,已有北京、上海、天津、河北、浙江、江苏、山东、福建、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江西、辽宁、广东、内蒙、重庆、贵州、河南、安徽、云南、西藏、新疆23个省(市、区)取消第三批次本科,其中天津分二批AB段、山西分二批A/B/C段,其余省份待定。改革已经取得重要的积极成效,取消批次对减轻基础教育焦虑负担和高考焦虑具有重要深远的意义。 同时,上海、山东、海南、浙江、广东已将本科一二批合并为本科批,取得了积极成效;江西、湖南也将于2018年取消二本批次,本科招生不再划分高考录取批次,促进教育公平公正,就业公平公正。 高考本科合并录取的优势和劣势 将本科二批和三批合并录取,可以让一些二本和三本的院校有机会发挥优势选到好学生。 取消本科三批最明显的效果,就是本科二批的录取控制线相比往年大大下降,这将给了很多原本是三本的分数,但是想上二本的学生一个大大的希望,考生可选择填报院校、专业志愿的空间更大了。 录取批次合并消除了对三本学生的歧视,使考生可以不用再纠结于录取批次的划分,而是更好结合自身的兴趣、特长、志向和优势以及家庭条件,选择自己比较心仪和向往的专业。既利于大学的专业建设,也可以给予考生更多自由选择的空间。
创造网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
www.czcswd.com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