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9-13 02:07:15 | 创造网
因为那个时候条件不好,对于乡下的人来说更是艰难,当时大学生特别抢手,有很少的人能上大学。
1、经济条件不允许。
2、自己不想读书,家庭环境相差太大,很多人都大学都是拿钱进去的,但是拿钱进去的那些人又不好好读书。
录取率:
如果要说高考这些数据哪个是学子或家长们最关注的,毫无疑问,那应该就是每年的录取率了。
到了80年代,录取率稳步上升,大部分年头在20-30%之间。到了90年代,也一直稳定在30%左右,直到1999年,录取率达到了55%。从1999年后,每年录取率均在上升,直到2019年的81%。
可见,在上世纪七、八、九十年代,考大学真是千人万人过独木桥,考上大学实属难能可贵。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90年代中专等于现在什么水平的相关内容。
九十年代的中专生相当于现在的一本,那时候,在乡镇初中每人只有全校前十名的应届毕业生才有资格考试,复读生无资格,(当时入学委培与统招待遇一样,委培生加收四五千的委培费)入学转粮油关系,将农村户口转城市户口,承认国家二十四级干部,毕业包分配,所以那时挤破头考中专,可以说是最好的一瓢水,像七七届一样,当时只要考上中专的考省重点高中都超超有余,但分配工作时让黑心的掌权者把当时的分配名额都吞了,随便找个地方一安,就说分配了。要说真正的相当于什么学历,我感觉那时中专生考一本也不费劲,应该很轻松的事,条件好的再读下去,应该能考博士硕士不在话下。但当时中专生,不让你往上考,中专毕业就结束了,没有任何一家大学与之接轨,当时的中专坑了一大批没有关系的农民学生,社会造就的悲哀,中专生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国家的承诺成一句空话,欺骗了多少稚嫩的心。 以上就是创造网整理的九十年代初有多少应届高中生参加高考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