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1-12 05:54:38 | 创造网
2023江苏小高考合格标准如下:
2023江苏小高考合格单科分数线60分、总分分数线420分。
首先是“小高考”,江苏省这个特殊的设计将在2021年高考中消失,和其他省份一样,所有江苏高中生需要通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合格性考试》(或类似的名称),也就是大家所说的“会考”,通过了这个考试,高中才能顺利毕业,同时才拥有参加高考的资格。
但是注意3点:这个合格性考试难度通常是较低的,而且成绩体现只有合格与不合格,的是这个考试的成绩不会计入到高考中(这也是与小高考的差别)。
江苏新高考政策为必考+选考制,选考采取“3+1+2”制度,3即语数外3科必考,1为物理、历史2选1,2为地政化生4选2。同时,还有一点变化是:所有科目都当年有效,而且统一在当年夏季高考中进行考核。
新高考分值也有“很大变化”,之所以加引号是因为,所谓的很大变化实际上是江苏新高考分值变为和其它绝大多数省份一样的750分制:语数外3科满分各150分,物理/历史满分为100分(原始分),再选科目满分各100分(赋分)。
伴随着选考制度一起诞生的还有赋分制(必要性、原理可以参见原始分、赋分制?究竟哪种方式才能实现的公平?),由于江苏采用3+1+2选考制,根据规则“3和1”均采用原始分(即卷面分)计入总成绩,而再选科目(也就是“2”)采取赋分后计入总成绩。
赋分方法如下:按照考生原始分从高到低划定 A、B、C、D、E共五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 15、35、35、13和 2,从而将考生的原始分转换成了等级。
将 A至 E 五个等级内的考生原始分,依照等比例转换法则,分别对应转换到 100~86、85~71、70~56、55~41 和 40~30 五个分数段,得到考生的转换分,从而将考生的等级转换成了等级分。
中考实验操作主要考学生物理、化学、生物课程规定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践动手能力。
中考生物常考的:
实验一: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1.下列关于制作和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C)。
A、用凉开水漱口。
B、在载玻片上滴加生理盐水。
C、口腔上皮细胞包括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核。
D、用碘液进行染色。
2.生理盐水的浓度是0。9%。
其目的是保持细胞原来的形态。
3.在低倍镜下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的特点是细胞质、细胞膜和细胞核。
实验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1)两个目的?
1、检验绿叶在光下制造的有机物是不是淀粉。 创造网
2、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酒精、碘酒的作用? 脱色验证是否有淀粉产生 暗处理的目的让淀粉消耗干净,隔水加热的目的防止酒精爆炸。
(3)遮光部分在实验中起对照作用。把一部分用黑纸遮挡目的探究光是不是绿叶制造的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4)该实验的现象? 结论?见光部变蓝,不见光部不变色结论?
1、光是绿叶制造有机物不可缺少的条件。
2、叶片见光部产生了淀粉。
(5)将叶片变蓝的部分制成切片观察会发现叶肉叶绿体变成了蓝色,这说明淀粉形成的场所是叶绿体。
中考理化生实验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物理实验:如测量物体的重量、长度、时间等,探究力、能、功等基本物理概念。
2、化学实验:如探究酸碱中和、气体制备、电解水等基本化学现象。
3、生物实验:如观察显微镜下的细胞结构、观察植物的光合作用、观察动物的生长发育等基本生物现象。
以上仅是一些常见的实验内容,具体还要根据当地教学大纲和考试要求而定。
实践操作性考试,学生需要抽签决定自己的考试内容,其中物理十二道题,化学和生物各六道题,学生考两道题,包括物理一道,化学或生物一道,时间十分钟,分值二十分,由每个实验台的监场教师当场打分。
2023年中考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基于以下基本原则:
1、依标定考。落实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要求,试题考点源于现行教材,突出教材中的基本实验操作,不加重学生课业负担。
2、稳妥推进。考试内容、考试题型相对稳定,实验难度、评分标准与往年大致相当,体现实验教学的导向性要求,逐步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实验操作能力。
3、兼顾城乡。实验操作考试考虑实验教学实际,兼顾城乡差异,力求考试公平公正。
评分办法:每个学科各派2名监考教师,对应负责本学科实验操作监考和现场评分工作。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取同学科2名监考教师评分的平均值,监考教师根据学生现场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评定记分,并签名确认。
结果运用:物理、化学、生物实验操作考试试题满分均为100分,计入中考总分时按一定规则转换赋分计入。其中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在60分及以上的,按10分计入中考总分;实验操作考试成绩在60分以下的,按5分计入中考总分;缺考或未动手操作的,按0分计入中考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