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0-20 14:14:00 | 创造网
江苏最难进的4所中学分别是南师大附中、淮阴中学、海安中学、常州中学。
一、南师大附中:
南师大附中的全称为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它依托于中国最好的师范大学之一南京师范大学,师资力量上面有了很强悍的保证。南师大附中不仅在南京而且在江苏省的知名度一直都很高,而且南师大附中自1902年建校至今有了百余年的建校历史。从该校近些年的高考成绩来看,每年有二三十人被清北录取,同时本一上线率达到了80%左右,二本上线率在95%以上。
二、淮阴中学:
说起苏北的高考教育很多人会认为落后,实则不然,其实在苏北也有不少的名高中在高考的时候成绩出众,而最有代表性的当属淮阴中学了,淮阴中学每年想考进去也十分难,不过高考升学率却很高。在苏北来说,淮阴中学地位一直都很稳定,保持着近100%的本科上线率,而且每年进入清华北大的学子有20人左右进入投档线,进入985高校占据了该校的近一半学生左右。 创造网
三、海安中学:
海安中学是南通的一所县中,但不要小瞧了这所中学。近些年来海安中学的高考成绩十分喜人。无论是从一本上线率还是从本科上线率抑或是进入清北的人数,海安中学常常能够拔得头筹,不过想进入这所中学也不容易,中考的时候没一个好分数根本就别想了。
四、常州中学:
常州中学虽然名气上没有南外和南师附中等学校大,但常州中学在常州乃至苏南地区一直以来的成绩都非常引人注目。常州中学如今是江苏省四星级高中,创办至今有111年的历史,常州高级中学如今在校生2000多人,班级40个左右,而且该校每年的本一上线率在80%左右,本二上线率接近百分之百,其中清北人数一直保持在10名以上。
重点高中和普通高中的区别
师资力量(教学质量)和学习环境氛围。不过也不是绝对
的,好学校里面也有差的学生和老师;差一点的学校也有好的老师和学生。学习跟学校
虽然有关系,但重点还在于学生本身是如何去学习的。
1、师资力量不同:重点高中的师资力量强大,普通高中的师资力量一般。重点高中一
般是一个地区的名校,福利和待遇都比普通高中要强,很多师范生毕业以后求职直接选
定了重点高中。
2、学习环境和氛围不同,重点高中的学习气氛要比普通高中的学习气氛好。重点高中
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学习氛围活跃。
3、录取起点不同:重点高中的学生,都是从各个乡镇选拔上去的,一般都是每个乡镇
多少指标,择优录取。而普通高中大部分学生是没有进入这些指标排名的学生,成绩一
般没有重点高中学生好。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苏北中学的办学历史的相关内容。
原苏北地区解放前文教事业不太发达,各乡学童小学毕业后大多失学。抗战胜利后乡贤陈卓凡先生带头倡办中学,他邀集各乡士绅共襄其事,得到热烈响应,各乡认摊办学经费,成立董事会,推他为董事长。随后派陈汉英、郑振汉、林修文到海外募捐。时逢抗战后,各地经济不景气,但海外侨胞闻知家乡办学,纷纷慷慨解囊。1946年秋,苏北中学终于创办了,系由民主人士陈卓凡先生倡议,原苏北区各乡集资、海外侨胞赞助建成。选择风伯庙为校址,定名为“澄海县私立苏北初级中学”,著名教育家、书法家王鼎新先生为首任校长。第一届招生200名,入校学生来自现在的东里、溪南、莲华、盐鸿各镇。随后校舍又扩充了两座祠堂。
陈卓凡先生简介
陈卓凡,原名万安(1898——1976),澄海县樟林乡塘西社人。1919年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期间,与彭湃、郭沫若、杜国庠、王鼎新等人组织赤心社,从事爱国运动。1924年回国,参加彭湃领导的海陆丰农民运动,1925年,随东征军抵汕,受国民革命军政治部主任周恩来委派,任揭阳县长,忠诚执行孙中山三大政策,开明治揭,深受民众爱戴。1927年,随北伐军抵闽,任漳州各属政治监察员(专员),1928年参加了邓演达创立的中华革命党,任组织委员等职。随后接受中共党员杜国庠建议,赴印尼筹得资金四万多元,到上海创办南强书局,聘王鼎新任经理兼编辑,出版进步书籍,宣传马列主义。随后又积极参加国民党左派的进步活动。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积极参加抗日统一战线工作和民众抗日运动,八年间,历任要职,率所属各部,转战于广东湖南各地。由于他思想进步,倾向共产党,多次设法营救,掩护被国民党反动派通缉的革命人士及中共党员,所以为国民党所不容,1945年被免职,抗战胜利后赋闲故里。1946年,陈卓凡深感长期在外,少为桑梓服务,遂萌发为家乡创办一所中学的念头。经多方筹措资金,创建了苏北中学,并亲任校董会董事长。
解放后,陈卓凡先生历任广东省参事室副主任,广州市人民政府委员,全国及省政协委员,中国农工民主党中央委员等职。 1953年改为公办,称“澄海县第三初级中学”。1959年1月改名为“汕头市苏北中学”,同年11月改称为“澄海县苏北中学”。文革期间易名为“燎原战校”、“东里中学”。
1960年高考录取率列广东省209所中学中的第17名,同年被授予“汕头专区红旗学校”称号;1994年高考杨帆同学获得汕头市理科总分第一名,并列省第五名。
1983年被汕头地区教育局确定为第二批重点中学(即副点中学),1993年被汕头市教育局确定为重点中学
1984年秋恢复“澄海县苏北中学”校名
2000年9月过渡为高级中学
2001年12月被评定为“汕头市一级学校”
2003年4月改称为“汕头市澄海苏北中学”
2005年被评定为“广东省一级学校”
2009年被评定为“广东省普通高中教学水平优秀学校”
2013年12月通过“广东省一级学校”第二次复评 学校拥有比较雄厚的师资力量。公办教职员工171人,其中专任教师154人,专任教师中具备中学一级教师、中学高级教师资格118人,中层以上行政干部15人。师资队伍中,有省名教师,省骨干教师培养对象,有汕头市名教师、汕头市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澄海区名教师、澄海区教学教研中心组成员等一批市、区学科带头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