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3 21:54:45 | 创造网
2023贵州美术统考合格分数线:本科180分(且其中2门科目各不低于60分),专科80分 创造网
贵州师范大学(Guizhou Normal University),坐落于贵州省贵阳市,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与贵州省共建,以教师教育为特色的综合性学科布局的省属重点大学,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贵州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1-4]
学校创建于1941年,原名为国立贵阳师范学院;1950年改名为贵阳师范学院;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正式交贵州省人民政府管理;1958年,中共贵州省委决定在贵阳师范学院内以联合办学的形式成立新的贵州大学;1959年,贵州大学从本校分出;1985年更名为贵州师范大学;1996年被贵州省人民政府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4年,原贵州理工职业技术学院并入。 [1]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花溪、宝山、白云三个校区,占地面积近2800亩,馆藏纸质文献293.2万余册,其中古籍文献约10万册,电子图书170.7万余册;设有25个学院,1所继续教育学院,开设本科专业85个;拥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覆盖32个二级学科)、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17个专业学位类别硕士学位授权点;有教职工2576人,全日制在校学生4万人。
截至2023年5月,学校有教职工2576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783人,师资中有教授337人、副教授651人,有相关国家级人才计划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33人。获国家级中青年突出贡献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等国家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90人次;获贵州省核心专家、省管专家等省级人才称号和荣誉称号230余人次;有全国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
1.山东省美术艺考:
2023年美术类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控制线为普通类一段线的75%,参照往年录取最低控制线预计本科为333分,专科为150分。
2.浙江省美术艺考:
2023年美术类高考文化成绩分第一段线和第二段线,第一批中其他高校本科专业的艺术类文化分数线按不低于普通类一段线的75%确定。
参照往年第一段线高考文化分数线预计控制在512分,第二段线高考文化分数线预计控制在462分。
3.贵州省美术艺考:
2023年美术类高考文化成绩文理科分别按普通本科二本分数的80%的比例划定,参照往年文科最低控制线预计为383分,理科为294分。高职(专科)文理不低于160分。
4.重庆市美术艺考:
2023年美术类高考文化成绩最低控制线划定比例和2021年相同,参照2021年美术与设计学类本科最低文化控制线预计333分,预计专业统考最低按制分210分。
5.云南省美术艺考:
2023年文化要求艺术类本科文化分录取控制线原则上不低于本省确定的第二批次普通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参照2021年美术类本科最低文化控制线文科375分,理科330分。
6.北京市美术艺考:
2023年北京市暂无公布美术类文化成绩最低要求,参照2021年北京普通本科分数线预计400分,特殊类分数线预计513分,美术类高考文化成绩录取最低控制线300分。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贵州大学高考分数线2023的相关内容。
2023年贵州大学高考分数线:理工类459分、文史类545分。
一、文史、理工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第一批本科院校
理工类459分、文史类545分
第二批本科院校
理工类371分、文史类477分
高职(专科)院校
理工类180分、文史类180分
二、体育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一)本科
体育专业分:97分
文化分:体育文435分、体育理350分
综合分:体育文338分、体育理298分
(二)高职(专科)
体育专业分:97分
文化分:体育文160分、体育理160分
综合分:体育文177分、体育理177分
三、艺术类最低投档控制分数线
(一)本科(含梯度志愿本科、平行志愿本科)
1.艺术文
播音编导:405分
美术设计:382分
音乐表演:358分
舞蹈:334分
书法学:382分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382分
2.艺术理
播音编导:315分
美术设计:297分
音乐表演:278分
舞蹈:260分
书法学:297分
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297分
(二)高职(专科)
艺术文:160分
艺术理:160分
(三)教育部批准的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本科专业,由院校自行划定高考文化分数线。
贵州大学师资力量
下设39个学院,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3.4万余人,研究生1.3万余人。现有在职职工42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占比56.11%。
学校现有世界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个、部省合建高校服务地方特色产业学科群2个、国内一流建设学科9个、区域一流建设学科7个;ESI全球前1%学科6个;“双万计划”一流专业总数84个,其中国家级52个。
学校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等国家级领军人才22人次、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等国家级青年人才41人次;国务院学科评议组召集人1人。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