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7 18:29:03 | 创造网
线差法。
用考生的高考分差(考生的高考成绩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与想要报考的学校往年(三年以上)的分差(学校往年录取分数线与所在批次分数线的差值)的最大值进行比较。
如果考生的分差比学校往年分差的最大值还大,那么考生被录取的概率就会比较大。因为每年的相同分数不具有可比性,也就是说今年的600分并不代表去年的600所录取的学校。
所以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要换算分数,具体公式:换算后的分数=考生分数-(批次分数线-参考年份的批次分数线)
扩展资料:
例如,一名考生2018年考560分,2018年山西科普图书考516分,2017年考481分。
560减516减481等于525。
那么525点指2017年入学的转换分线和线差分法可用于不同年的大宗的招生线转换成类似信息。为了更精确,有必要引入批处理间隔进行校正。线差法不仅可以作为确定学校的依据,也可以作为确定专业的依据(从分数的角度来看),这种方法比较简单实用。 创造网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专业分数线和录取分数线的区别的相关内容。
大学录取分数线并不等于专业分数线,一般情况下,专业分数线会大于等于答大学录取分数线。
大学录取分数线,即提档线(或投档线),是某大学按照招生比例进档的最后一个学生的分数,也就是说,是国家在统筹的录取比例上面,根据所有学生的成绩和想招录的人数算出来的最低分数线。一个考生的只有达到最低分数线以上,才有可能被录取。
大学专业分数线是高校根据报考该专业的人的多少和考试分数高低排列,完成专业招生计划最后一个人的分数。例如,某大学计划招生10人,提档比例为1:1.2,共20人报名。其中,A专业招5人,B专业招5人。
那么,省招办就会按照招生计划数的1.2倍,即12人,将20人的成绩从高到低排序,把前12名考生的档案投送到某大学,然后,某大学再根据专业报名情况,从12人中挑选10人录取,最后,把没被录取的2人档案退回省招办。
填报高考志愿注意事项
1、要注意提档比例:很多考生与家长在报考志愿时,对于提档案比例不太重视,结果每年都有一部分考生,虽然成绩很高,但是因为忽略了提档比例,而导致被退档,失去了被录取的良机,而不得不面对补录的尴尬境地。
2、最好是选择专业服从调剂:对于专业服从调剂,真的有很多考生不重视,认定一个专业后,就是报这个专业,非这个专业不学。殊不知,你看中的专业往往是比较火的专业,越是热门的高校或者专业,专业录取线就比较高。
3、是保学校,还是保专业:如果选择专业调剂,学校可以保了,但是专业没有保证;如果不选择专业调剂,专业保住了,但是学校保不住了。
如果考生想保学校,那就选择服从专业调剂,这样,即便是自己所报的专业不能被录取,也有可能被别的专业所录取,避免了退档的风险。如果考生想保专业,非此专业不上,那就不用选择专业调剂了,这个学校录取不了,可能被另一个学校录取。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录取分数线是怎么算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