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1-18 15:03:22 | 创造网
选择大学是看专业还是学校的名气,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个人认为专业还是更重要一些,因为很多行业会更看重专业强弱一些,当然对于是否行学校还是选专业这个问题呢?我觉得主要从两个方面来说。
一是如果分数就足够的优势,那么学校和专业可以并先选择。比如你的分数过了700多分,你想上北大清华的什么专业,那都可以就可以这样任性。这也就是说,如果你的分数在一个期间段里面对所写的大学的优势,那么这两个方面的话都可以实现很好的兼顾。
二是你的成绩,如果没有足够的优势,比如刚刚,过线。那么你就可以选择两种方案,一种饭,就是看学校名气的选择方式,在这种方案下,你可以去选择好一点的学校,对于录取分数线相对来说较低的专业,这样就能够保证你能够上得有一个名气的学校,可以做一种名头。
第二种方案,你可以去考虑你的实用性,比如你的分数线刚刚过一本线,这个时候你可以去选择二本线的院校相对来讲比较好的专业,对于以后的就业也许会更有优势。
所以总体来讲,对于专业和学校的选择,他永远都是个相对的,我们要根据每个考生的分数的具体情况来具体决定。分数不是很占优势的情况下,如果你看中的学校的名气,那么你可能就要牺牲一些,你可能就选择相对来说要弱的专业;如果更注重的是以后就业的问题,那么你可以着重去考虑专业,次要来考虑学校名气,讲究实用性。
当然,如何选择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情况,比如家庭的经济状况,交通便捷的问题,都要作为考虑的要素以上友尽,做大家的参考,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
说来有些不好意思,因为我当年是“压线”上的大学,报考学校和专业都是按“最低最冷”标准选择的。
那个时侯,高校招生的规模还没有扩大,除个别成绩优异的应届生能够当年考取外,一般学生往往要经过两至三年复读才能勉强考上。我就属于那种一般的学生,应届那年距离分数线差了52分。复读一年后,第二次高
考,距离分数线差了18分。再复读一年后,第三次高考,压线!
当时的心情,可谓喜中有忧。喜得是,多年修炼,终成正果,考上了;忧的是,考分太低,可供选择的志愿学校太少,专业太有限!
那些年,师范院校是不太受欢迎的一类院校,如果不是分数特别低,一般不会去选择师范学校就读。可我的分数就是那么低,报别的院校,录取的可能性不大,一但录取不了,又要复读……复读,再复读,我就成“老了苗”了呀!为保险起见,我无奈地在第一志愿栏内填写了本地的一所师范院校。
因为是师范院校,可供选择的专业,无非中文、数学、外语(英语)、物理、化学等。因为外语专业、中文专业好像显得高大上一点,所以我在专业志愿栏第一栏填上了外语、第二栏填上了中文…… 创造网
志愿填报之后,接下来是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因为是最后一批录取,所以这一过程显得极为漫长。当时还有一个担心,就是压线的分数会不会录取不上。简直是如是如年!
通知书是那年的8月中旬接到的,录取学校没疑问,录取专业为中文专业。没有被录取到外语专业的原因是口语考试不过关。
拿着到手的通知书,我的内心难以平静,虽然录取学校录取专业说不上“理想”,但是,多年的“大学梦”毕竟变成现实啊!
这就是我上大学选专业的全过程。尽管,这多么年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有些心绪难平:当年考学实在太艰难了,能考上就是万幸了,哪里还淡得上理想不理想呢!
随着时间的推移和高考规模的逐年扩大,现在的学生升学的机率已经高达90%以上,这是当年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啊。
现在,又到高考季,又到填报志愿时。高考成绩已经揭晓,高考生普遍面临着如何选择学校、选择专业的问题。希望能够珍惜升学机会,并从个人实际出发,做出理性而明智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