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12-05 18:17:49 | 创造网
武汉是我国重要的高等教育城市,拥有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两个综合实力很雄厚的985大学。这是湖北考生的福气,因为这两所大学办学规模非常大,每年高考在本省招生的人数很非常多。
当然,如果高考成绩在省内足够上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有没有必要报考北京上海的大学呢?对于这个问题,如果是我,同等情况下,我会选择武汉大学,或华中科技大学,而不是上海或北京的大学。理由如下:
第一,同样的分数情况下,在湖北省内能够报考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但是在上海北京却无法选择实力相当的学校。
从目前国内各大排行榜来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综合实力已经排名国内前10。然而在同样的分数情况下,却无法选择位于上海或北京的排名前10的高校。
一般来说,在湖北能够上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的分数,选择北京或上海的大学的话,最多能够选择的是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等。显然论综合排名的话,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比上述这些这几所985大学还是实力要强一些,只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关系分数线,甚至可能比武大或华科更高一些。
第二,对于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来说,虽然学校位于湖北武汉市,地理位置不如上海或北京,但是对于这种级别的名校来说,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在全国范围内求职都是很有优势的,所以在就业上并不吃亏。
所以如果是湖北的考生,能够上武汉大学或者华中科技大学,又何必舍近求远呢?
以上纯属个人意见,仅供参考。
不知道如果是你会做出何种选择呢,欢迎交流。
一、写在前面
我的本科毕业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专业是智能科学与技术,考研选择了人工智能专硕,最终初试总分366分,排名在同方向拟录取考生中处于中等。因此,我的经历并不完美,但希望可以作为参考,鼓励各位形成个性化的备考方案。
高效备考是关键,无论考试类型如何。我的备考时间不长,效率是主要策略,希望时间充裕的同学也能保持高效,坚定信心。
二、参考信息
选择院校时,初试分数线不是唯一标准,更应综合考虑其他因素。今年考研,具体信息如下,供择校时参考:
三、初试
1. 参考资料
2. 课程选择与时间安排
3. 时间安排参考
Stage1(7.15前):数学基础课学习与做题;英语单词学习。
Stage2(7.16-9.15):数学强化课学习与做题;英语单词学习与阅读练习;政治强化课学习(8月中下旬开始);专业课基础课学习与强化课学习(7.21开始)。
Stage3(9.15-10.31):数学强化课学习与做题;英语单词学习与阅读练习;政治强化课学习;专业课强化课学习与做题。
Stage4(11.1-11.30):数学真题与模拟题练习;英语单词学习;政治肖8;专业课真题练习。
Stage5(考前):数学模拟题与知识点梳理;英语单词学习与留置套卷练习;政治肖4背诵;专业课模拟题练习与知识点梳理。
四、感受与建议
高效备考是关键,保持充足休息,良好氛围有助于学习。政治可以晚开始,强化课选择放松时听,选择合适时间学习。英语掌握方法,透彻理解近20年真题;单词每日背诵。数学听课前思考例题,课后复习例题,确保训练量,模拟题要计时完成。专业课和数学复习相似,机构指导有助于轻松备考,但确保训练量,熟练计算器使用,考前复习知识点。
五、复试
报起点的复试班,准备时间约一个月。笔试考查微机(基础知识为主,编程部分较少)与C语言(以编程为主),不算难,不偏不怪。复习参考微机周荷琴版本与C语言谭浩强版本。面试包括英语介绍、英语问答、中文介绍与中文问答,心态最重要,准备充分。
六、写在后面 创造网
公共课资源容易获取,性价比高。专业课资源寻找耗时长,质量参差不齐。报班可作为选择之一,权衡成本后再决定。起点提供服务到位,群氛围活跃,提问得到及时回复。华科大录取过程相对公平,初试分数较高时,本科背景影响不大。备考焦虑适当有益,但需避免过度,适度放松同样重要。做出决定后,应坚定前行。祝各位同学成功上岸!
以上就是南大和华中科大哪个好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创造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