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4-08-14 17:58:52 | 创造网
地域的差异性造成的,京津地区优质高校多,选择多,供不应求,所以有了京津户口的孩子占有优势,有优先选择权,一个好户口对于一个普通学生很重要。
如果用一个成绩来录取,北京学生非常吃亏,基本有一半以上的得去外地上学,这样一来北京的居民教育水平就下来了。北京政府为提高本地教育水平就只好降低分数线。
高考志愿填报技巧 :
志愿填报首选城市,不是学校、更不是专业:为了四年甚至更久的生活,为了谋得更好的发展空间,请记住,志愿要一定首选城市。城市的选择必须和家庭情况相互配合,考生应接纳但不盲从家长建议。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高分者城市选择中必选“北上广深”,低分者则应当选择省内经济发达的城市,再次是临近省份经济发达城市。 重院校、轻专业,是错的,重院校、轻专业,是贻害无穷的馊主意。分高者,应该“重院校、轻专业”。报考6类及以下院校,应该“重专业、轻院校”,按照专业技术配比志愿与高校,找到就业前景最优的志愿填报方式。
创造网(https://www.czcswd.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为什么河南、河北、山东的高考竞争这么大?的相关内容。
目前我国分省招生的政策下,各省高考竞争程度是不同的,以985、211录取率相比较,最高与最低比例的省份相差达四、五倍。而重点院校及一本录取率低的远不止上述三地,如江苏、安徽、浙江、广东等地同样也是高考难度很大的省份。
上述三省高考竞争压力大,简单来说主要是以下几方面原因:
高考困难的省份,考生人数多是一个主因。河南省2018年考生人数98.38万人,而山东、河北考生人数位居全国第4、第6名(算上春季高考,山东考生人数超过四川)。考生人数多的情况下,竞争自然激烈。上表中广东、四川、安徽、湖南、贵州、广西等地2018年考生人数也超40万人,这些省份近年重点院校录取率、一本率也不高。
二、本地优质教育资源少
要说优质教育资源少,很多西部省份都存在这个问题,但有些省份的矛盾特别突出。
河南拥有近百万的考生,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考生数的2、3倍,但仅有一所211郑州大学,显然只是杯水车薪。河南2017年一本录取率仅有7.8%,985录取率1.14%,这个比率相对于全国多数省份都是比较低的,考生可谓夹缝中求生存。 创造网
河北虽然靠近京津,其省内优质大学数量也不多,除了燕山大学外,另外几年大学地位尴尬,河北工业大学身处天津,华北电力大学主校区迁至了北京,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其在河北的招生计划也并不多。
山东是教育强省,其优质教育资源相对于在全国大部分省份来说并不算少,省内2所985,3所211高校让很多省份都羡慕至极。但在庞大的考生基数下,山东的录取率也并不高,排在全国中下游的位置。另一方面,山东是学霸云集之地,很多考生、家长慨叹山东的录取线高,同样的分数在很多外省能上一所好学校,但在山东能选的学校要低一大截,这种直观的对比让山东考生更容易感到高考难度之大。
在当前分省招生的大格局下,各省固有的高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且各省招生计划数、录取率也不均衡,因此各省之间高考难度差别必然是存在的。在大环境无法改变的情况下,身处高考困难地区的孩子,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争取在本省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来改变命运了。
以上是关于河南、河北、山东三地高考竞争度的一些粗浅看法,欢迎讨论。
以上就是创造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为什么京津沪高考不一样,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创造网:www.czcswd.com